每年開春以后,意味著“燒烤季”的開始。
每到傍晚,一家挨一家的大排檔里,擼串喝啤酒,成了北方人美滋滋的休閑方式。以前,這些大排檔的餐桌上,不過是些肉串、毛豆,如今,昔日“高大上”的海鮮,也降低了身價,開始走進了大排檔。
高檔海鮮的出現,給傳統的大排檔增添了不少吸引力。
近日,記者在我市站前海鮮批發市場走訪時發現,現在的海鮮產品不但種類繁多,而且賣出了“白菜價”,這為海鮮“游”進大排檔提供了可能。
燒烤大排檔紛紛推海鮮
隨著天氣漸暖,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在西城區一些熱鬧的街邊,有商販支起帳篷,幾個人圍坐在一個小桌旁,喝著啤酒,擼著肉串,已經成為街頭一景。
在以往的采訪中,記者發現,傳統的大排檔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人們紛紛希望烤點兒海鮮,換換口味,而且,一些大排檔順勢推出了特價的高檔海鮮。
在讓胡路商場附近的大排檔,記者看到,每家店鋪的柜臺上,都擺放有各種各樣的海鮮。扇貝、生蠔、蜆子、蟶子等應有盡有,“炭烤生蠔10元3個”,商家紛紛大聲吆喝著。
記者隨機挑了一家,花10元錢買了3個生蠔,坐了下來。這家大排檔的老板告訴記者,前段時間的天氣不錯,近來的生意也挺好。
“大排檔挺受歡迎的,天氣好的時候,在露天喝啤酒吃燒烤,既是一種休閑也是換換口味。海鮮大排檔其實以前也有,但不像今年這么多這么普遍,而且,現在價格不貴,普通市民也能消費得起,花的錢和原來差不多。”該店老板說。
該店老板告訴記者,在更多市民的印象里,海鮮是一種珍饈美味,是有檔次的象征,但是現在,高檔海鮮走上了平民化路線,許多人也想換換花樣,而海鮮正好迎合了這部分市民的口味。
高檔海鮮今年價格不高
“新鮮的生蠔5元一斤,大概能買6個左右,將近1元錢1個,真是太便宜啦。”王先生一看價格便宜,一口氣買了30元錢的生蠔。
王先生說,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海鮮竟然變得這么便宜,原來感覺海鮮挺奢侈的,從來不敢多買,現在,餐桌上“這個也可以有”了。
在薩爾圖站前海鮮批發市場,一位老板告訴記者,如今,每天生蠔的銷售量確實可觀,都是新鮮的還不貴,5元一斤,深得不少市民喜愛。
老板說,現在很多人都在街邊開大排檔,到這兒大量進海鮮,尤其是生蠔賣得好。據這位老板介紹,從去年開始,海鮮價就不高,尤其是一些高檔海鮮,現在的價格都便宜了不少。
海鮮批發市場內的各種海鮮。
記者在走訪海鮮批發市場時發現,生蠔根據大小不同,價格也不相同,但是相差不會很多。記者了解到,個頭較大的生蠔,6元一斤,個頭較小的生蠔,5元一斤,成批量購買,每斤還能便宜5毛錢。
愛吃海鮮的市民有口福了
“像扇貝、蜆子、蟶子這些海鮮差不多十幾元一斤。”市民魯先生向記者展示了他在海鮮批發市場的“戰果”。
魯先生告訴記者,蜆子14元一斤,蟶子14元一斤,蜆子肉17元一斤,不論是炒著吃還是烤著吃,都不錯。
“以前,總覺得只有到海邊才能吃到又便宜又新鮮的海鮮,沒想到,在咱大慶就能買到如此新鮮又便宜的海鮮。”魯先生表示很興奮。
海鮮店的劉老板告訴記者,貝類海鮮隨著季節開始大量上市,最近的價格一直保持很穩定,如果不受海浪的影響,到達本地的價格基本不會上漲。
劉老板說,他們都是成批量從大連或者丹東等沿海城市批發新鮮海鮮,幾乎能夠保證每天都是新鮮的。
記者在海鮮批發市場走訪中看到,大部分的海鮮都是活的,不少市民專門來購買鮮活的海鮮。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大排檔購買鮮活海鮮的比較少,因為成本相對較高。
醫生提醒吃海鮮要防腹瀉
記者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吃海鮮有時會腹瀉,為此,龍南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和永給愛吃海鮮的人支了不少招。
要買新鮮的海鮮,食用前應該刷洗干凈,尤其是貝殼類海鮮,在烹煮前,應該在淡鹽水中浸泡,目的是讓它吐出泥沙,但浸泡時間不宜過長。
腸道免疫功能差的市民,別吃沒有熟透的海鮮。痛風患者應少吃海鮮,因為海鮮含有較多的嘌呤,被人體吸收后可升高血尿酸濃度,使關節腫痛癥狀加重。
另外,醫生提醒,海鮮忌與某些水果同吃。海鮮如果與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會刺激腸胃,如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吃完海鮮后,一小時之內不要食用冷飲、西瓜等食品,而且不要馬上去進行游泳等運動。
來源:大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