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于債務壓力,統一選擇折讓股價,籌資還債。近日,統一發布公告稱,將以“五供一”的方式發行約7.2億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項將用于償還部分銀行借款。分析人士認為,融資本身并不會對企業的經營帶來負面影響,然而對于融資后的統一來說,除了還債外,如何用好這筆錢仍是關鍵。
打折賣股票只為還債
統一此次配股行為在業內人士看來有些心急。根據統一公告,公司計劃每五股供一股,也就是說按每持有五股股份,可以獲發一股鞏固股份的基準,發行約7.2億股。每股供股價格為4.56港元,與上一個交易日收市時的6.48港元相比相當于7折銷售。公司方面計算,此次供股所得凈額為32.7億港元,統一表示集資而來的錢將用于償還部分銀行借款以及作為一般運營資金。
“配股價格通常會打8折或9折,統一此次供股股價等于是將現行股價打了7折,算很低的了。”南方證券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統一以較低價格供股,可以看出公司融資心切,還債壓力較大。
對于上述評論,統一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公司相關財務狀況及動態皆以公告為準。
但是北京商報記者在梳理近幾年的統一年報時發現,過去一年統一的借貸確有明顯擴張。財報顯示,2013年統一資產負債比率從2012年的17.97%提高至36.05%,而2011年這一數字僅為9.65%;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的總借款達到60.0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大增51.2%,其中9億元為一年以下的短期貸款。
方便面首先虧損拉高債務
“現金流主要用于擴大生產規模,建立方便面、飲料業務新的生產基地及購買機器設備,以滿足消費市場擴張。”統一在2013年年報中對集團流動資產減少、負債提高做出了解釋。
其實,統一急于套現也并非首次。去年9月統一就曾以每股11港元的價格出售了旺旺的所有股權,套現超過5億港元。值得一提的是,統一出售旺旺并非因為業績不佳,與之相反,近年來旺旺一直保持較為樂觀的業績,統一去年中報顯示,旺旺凈利潤的增長達到33.2%,已經超過了統一本身。
“統一急于賣掉旺旺套現為的就是為方便面業務補血。”一位熟悉統一的業內人士如此指出,作為統一的主營產品,方便面業務去年連連受挫,年中出現2011年以來的首度虧損,年底更是出現加速勢頭,虧損高達1.42億元。
對此,統一在年報中引用尼爾森數據表示,方便面整體市場銷售額增長放緩,銷量則較2012年同期衰退1.3%,整體市場擴容有限。在此背景下,統一加大投入市場營銷活動,導致利潤受到壓縮。
據悉,去年統一用于銷售及市場推廣的費用達到68億元,上漲12.9%。“因此,此次融資很有可能是為了償還方便面業務產生的債務及用于在該業務板塊的持續投資。”上述業內人士如是說。
營銷投入或成制勝關鍵
除了為方便面業務提供補給,統一也要將更多的資金和精力花費在固定資產的持續投資上。據悉,統一計劃今年還將投資2.04億美元新增及增資9個綜合食品廠。新增的廠位于新疆、天津、青海、上海,并增資杭州、南昌、石家莊、哈爾濱4座舊廠,預期今年會有8-9個新廠投產,至明年達成40個生產基地的目標。
在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看來,固定資產的投資不僅提高了企業的負債,還為統一將來的發展埋下了炸彈。
“目前中國的快消市場銷售額增幅下降、利潤率降低已是行業普遍現象,尤其是方便面及飲料行業產能過剩,競爭白熱化,因此擴充后的銷量未必能夠承受過剩的市場。”馬文峰表示,即便打折配股,融資對于企業發展本身能夠提供資金保障,但是如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才是關鍵。
因此馬文峰建議:“如今的食品行業并非產量大者就是勝者,而是營銷和渠道制勝。因此統一若想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做好營銷和渠道的創新,這方面的資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資金利用效果最大化。”
北京商報記者 齊琳 阿茹汗/文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