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公司在業內獨創的循環水養魚模式。”通威股份(600438)檢測中心負責人用手指向寬闊的湖面,對前來考察的投資者和券商研究人員表示到。5月2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和券商研究人員一行近20人深入通威股份水產養殖基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金融投資報》記者獨家全程參與了這一活動。
機構欲尋投資機會
位于成都熊貓基地附近的通威股份水產養殖基地,僅湖面就達150畝。公司檢測中心負責人對前來考察的投資者和券商研究人員介紹公司在業內獨創的循環水養魚模式。“用這樣的模式喂養出來的魚,不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產量高,年畝產量可達4000公斤。”
而距離都江堰市區僅幾公里的三文魚養殖基地也是考察調研的對象之一。
像這樣的實地調研活動,自然少不了公募機構的參與。“雖然目前我們持有的通威股份并不多,但出于對該行業的興趣,所以前往其水產養殖基地進行實地調研。”來自上海的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范坤祥說,他與通威股份高層進行深度交流,了解到公司的一些基本情況和未來的發展思路。記者了解到,華泰柏瑞基金旗下的華泰柏瑞增強股票型基金持有通威股份34萬多股股票。
作為私募機構的深圳市太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亦在調研隊伍之中。當記者問及是否對通威股份投資時,該機構華北地區總經理煙臺執行總監張迪回答:“將視投資價值而定。”
通威股份今年一季報顯示的基金持股情況為:富國滬深300增強基金持有285萬多股;招商信用增強債券基金持有近70萬股;國投瑞銀策略精選混合基金持有50萬股;景順長城公司治理股票基金46萬多股;泰達宏利財富大盤指數基金持有近60萬股。
券商調研以備咨詢
券商研究人員參與調研活動更多是為了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開展。海通證券農林牧漁行業首席分析師丁頻在考察后表示,中長期角度看,隨著規模化養殖比例的不斷提升、下游客戶結構的逐步細分與聚焦、自身經營模式的持續創新與優化,優質飼料企業的價值正愈發受到投資者的認可。“從公司目前的股價與2013年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比較的靜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分別為22倍和3倍多,尚在合理估值區間。”西部證券研發中心研究員劉彥召這樣表達了他的觀點。
西南證券證券資管部投資經理熊梅則表示,從基本面看,生豬價格繼續上行,畜禽養殖存在一定的機會。
她認為,結合飼料行業來看,豬肉價格持續走低后“拐點”開始出現,而與其具有一定聯動關系的畜禽、水產品價格應該也是同向運動,從而會刺激生產者養殖數量的增加,進而推動飼料上漲。
在熊梅看來,無論是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分析,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必須離市場很近,百聞不如一見,自己親自到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考察,與一線人員交流,研究企業的基本面,大大勝過坐在電腦旁冥思苦想。
科技開路力挺主業
接受記者采訪的某調研人士表示,從表面上看,通威股份從事一個極其傳統的行業,但魚產業鏈上的學問很大。因此,通威股份在科技方面舍得投入,前不久召開的“第四屆通威科技大會”上,通威拿出了500萬元人民幣力挺科技創新,這在國內的民營企業中是極其罕見的事情。
據悉,2013年4月,“通威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內的國內外8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高精尖人才作為首批特聘專家,搭建起行業高端學術平臺。2013年技術體系共開展研究項目89項,申報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26個,獲得新藥證書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1項。
技術中心成功申報并成為“農業部水產畜禽營養與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建鯉健康養殖的系統營養技術研究及其在淡水魚上的應用”、“池塘365高效健康養殖模式”成果分別獲得了“2013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3中國畜牧飼料行業十大科技進步獎”。
劉漢元表示,通威股份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進一步提升研發水平,全面引進頂尖技術人才,并且繼續加強與高校和科研單位的伙伴關系,夯實產學研合作基礎。同時將不斷強化“通威365現代健康漁業高效養殖模式”的推廣應用,不斷提高通威水產飼料的利用率,進一步提升養殖戶的效益,以此保障健康安全魚產品供應。
來源:金融投資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