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吃慣了菜子油、大豆油等普通油的市民來說,對于橄欖油還感覺比較陌生,然而近日來對橄欖油的爭論,卻是沸沸揚揚。因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被奉若健康高檔用油,更是被冠以“防輻射、防癌、抗氧化”等神奇功能。
橄欖油究竟好在哪兒?什么樣的橄欖油才是好的橄欖油?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的橄欖油產品,消費者該如何去識別和選擇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橄欖油價格遠遠高于一般食用油
近日,家住世紀城的王英女士收到女兒專門在母親節為她買的禮物——橄欖油。“女兒說,橄欖油不是普通的油,具有‘防輻射、抗癌、抗氧化’的作用。而且價格特別貴,這一瓶3l裝的油要近300元,拿這個油炒菜可舍不得,我每天就是早上起來喝一小口,據說能有養生的功效。”王英說。
記者走訪我市部分超市發現,和菜子油、大豆油等食用油相比,橄欖油的數量雖少,但價格卻不低。一瓶5升裝的菜子油價格在60元左右,可是一瓶1升裝的橄欖油價格卻高達120元,一瓶3升裝的價格近300元。記者了解到,橄欖油價格高,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前在國內缺少橄欖油生產基地,市場上的橄欖油大多為進口產品。
據超市銷售人員介紹,橄欖油的好處很多,工作人員稱,橄欖油內服外用皆宜,還能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清理血管雜質……
記者還發現,幾乎每個品牌的橄欖油都標明了自己是“特級初榨”,究竟特級初榨是個什么概念?長期從事糧油銷售生意的業內人士文女士告訴記者,市場上對“初榨”的概念比較模糊,特級初榨橄欖油,是指用橄欖鮮果在二十四個小時內壓榨出來的純天然果汁經油水分離制成。采用純物理低溫壓榨方法,不加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化學指標和感官特性也必須達到相關標準,如酸度不超過0.8等。由此可以看出,“初榨”油對橄欖油的原料品質、加工方法、時間、運輸、保存等環節都有很高的要求。“因為從原料加工地經過運輸到超市,再到消費者手中,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所以從國內市場購買到這種高品質‘初榨’油很困難。”
越來越多市民青睞橄欖油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雖然橄欖油身價高,但并沒有讓市民對此望而卻步。
“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了,選擇食用油當然也要選好一點的,我每次都給家人選擇不同的油,保證營養均衡。”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她家上一次吃的是葵花籽油,這一次準備買一桶橄欖油回去。
市民肖女士說,自己在家包餃子、拌涼菜都用橄欖油,有時候炒菜也用,“不過它沒有花生油香,所以每次都得多用點,一瓶油很快就沒了。”肖阿姨說,“反正這種油對心腦血管好,多吃點也不怕。 ”
位于富水北路某大型超市內一位王姓促銷員介紹,現在市場上橄欖油、玉米油、核桃油、葵花籽油、茶籽油、海藻油等不同原料生產的食用油銷量逐漸增加,“僅以橄欖油為例,同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量就上漲了一倍左右”
長期從事糧油銷售生意的業內人士文女士說,“如果以前有100個人吃大豆油,現在其中已經有20個會選擇大豆油、橄欖油混合著吃了。”
橄欖油也不宜過多食用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橄欖油的酸度是許多銷售人員向消費者介紹產品時,用來評判其品質優劣的關鍵因素。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上橄欖油標簽上的酸度標注不一,有的標注為0.6%、0.8%,還有的標注為1%。對此,貴陽市高級營養師衣蔚表示,根據國家相關標準,特級初榨橄欖油的酸度不能超過0.8%,在選購時,消費者應該注意辨別。衣蔚說,除了看酸度,橄欖油之所以被認為是“健康油”,主要由于橄欖油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非常低,甚至有的產品是不含反式脂肪酸,因此選購時還應參考反式脂肪酸含量。
但衣蔚同時也表示,橄欖油確實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橄欖油和其他食用油一樣,為身體提供熱量,也需要注意攝入量。
衣蔚介紹,橄欖油只是一種比較好的食用油,它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并沒有相關的數據證實其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等神奇功效。同時,食用效果更是因人而異的。真正的健康,還要依賴于日常生活中的膳食平衡和正確的攝入方式,而不是單單偏重于某種食用油。但市面上有不少種類的橄欖油,其中一種為橄欖調和油,不屬于橄欖油,大部分成分都是其他食用油,適合炒菜。特級初榨橄欖油是橄欖油中品質最好的,適合涼拌菜、制作沙拉,能使菜的口感更清新細膩,也不會損失橄欖油所含的營養成分。
衣蔚提醒,橄欖油雖然營養豐富,但與其他食用油一樣,也含有較多脂肪和熱量,吃多了同樣會肥胖。平時食用時,應在現有基礎上,適當減少用量。不能長期食用同一種油,最好與其他食用油搭配、調換食用,這樣更利于均衡營養、合理膳食。橄欖油最好放在玻璃器皿中保存,避免高溫和陽光直射。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