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山青水秀、人杰地靈,這里,雪山與平湖相映、松柏與翠竹同林、大地與萬物共榮,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市”、“中國食品工業百強縣(市)”、“國家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中國最大白酒原酒基地之一”。這里盛產藥材、生豬、竹木、蔬菜、桑蠶、茶葉等,享有“萬擔茶鄉”的美譽,其中的“邛崍黑茶”更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是其豐饒物產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黑茶的發源之地
邛崍境內山巒疊嶂,淺丘連綿,平壩棋布,山、丘、壩各占三分之一,南河、絀(音)江河、斜江河、蒲江河、玉溪河流經境內,加之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其森林覆蓋率達42%,成為萬木百花、飛禽走獸繁衍生息的樂園。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賦予邛崍獨特而豐富的資源優勢,中國最早的野生茶樹就生長在這一區域。“邛茶”以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品種優良著稱于世。《古代的巴蜀》一書介紹茶葉時,稱:“漢有楊雄,司馬相如……之徒皆飲焉”。說明2100年前成都、邛崍(古稱邛州)一帶民間飲茶已蔚然成風。
經過數千年的栽植與加工,公元903年(前蜀天復元年),中國首批黑茶產品——火番餅在邛崍誕生,這也是“邛崍黑茶”的前身。
后蜀大臣毛文錫集茶事研究之大成,撰寫了中國茶文化史上的巨著《茶譜》,記載了40余種唐代名茶之品名、性狀。其中記述:“臨邛數邑茶,有火前、火后、嫩綠、黃芽號。又有火番餅,每餅重四十兩,入西蕃、黨項,重之。”“火蕃餅”,就是中國最早的黑茶。宋代的粗梗茶——“西蕃茶”(馬茶),是專門用于交換川西高原及西北羌蕃部落馬的茶葉品種,也始于邛崍。
唐朝陸羽《茶經》說,“邛州盛產茶”。宋代元年《九域志》記載:“臨邛有火井茶場,生產邛州貢茶,造茶成餅,二兩重,印龍鳳形于上,飾以金箔,每八餅為一斤入貢,俗稱為磚茶。”
因邛崍山產茶,故這一帶也正是自王建建蜀至宋代以來一直為官方茶馬互市的主要區域。邛崍不僅是世界黑茶的發源地,也是茶馬古道的發祥地和最早的茶馬古道起始地。
獨特的工藝品質
黑茶是六大茶類之一。黑茶在加工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渥堆發酵,茶葉色澤轉化為黑褐色或黑色,故稱黑茶。
邛崍黑茶的茶葉產區主要分布在臨濟、夾關、平落、孔明、水口、火井、南寶、天臺山等鄉鎮。該區域海拔600至1000米,終年青山綠水,云霧繚繞,原始生態環境保持良好,且向陽不燥、背陰不冷,雨露滋潤,土地肥沃,年均氣溫16.3℃、降雨量1117.3毫米、日照時數1107.9小時,無霜期285天,是茶葉的極佳產地,也是生產高品質茶的理想地方。所生茶樹,分枝極旺,芽葉肥壯,早春遲秋,嫩度不減。所制成茶,經久耐泡,具有獨特的品質和風格。
黑茶的基本工藝流程是殺青、初揉、渥堆、復揉、烘焙。由于黑茶成品繁多,炒制技術和壓造成型的方法不盡相同,形狀多樣,品質不一。
邛崍黑茶多采用中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品質優良,干茶外形色澤黑褐,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
邛崍黑茶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成分,最主要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物質等。它不僅含有豐富的兒茶素類、茶色素、黃酮類、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而且含有大量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鋅、錳、銅和硒等。黑茶中的兒茶素、茶黃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較多的復雜類黃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其中的花秋黑茶渥堆葉“必需氨基酸”含量達668mg/100g,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也有助消化、解油膩,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還有一定的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
發展的歷史機遇
作為黑茶發祥地,到清嘉慶年時,邛崍已年產茶葉200萬斤以上。歷史上聞名的崍山“十八堡”,其中的花秋、天池、水口、鹽井等堡,至今仍是茶葉重點產區。在清朝康熙御題“天下第一圃”里,百年以上的老茶樹近2000株,曾用以制作皇家貢茶、樹齡在500年以上的茶樹有1000多株,其中樹齡最高1株據權威專家考證,已有1043年樹齡,堪稱“茶樹王”。1955年,邛崍成為全國萬擔茶縣之一。
黑茶是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新疆、西藏、內蒙等邊疆地區,長期飲用黑茶,是人體必需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的重要來源,素有“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無茶則病”之說,黑茶也被譽為“生命之茶”。
因其細膩醇和的口感,降脂、減肥、促進調節新陳代謝等保健功效,黑茶也正在被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喝茶人所認可。2008年黑茶中的安化千兩茶制作技藝、益陽茯磚茶制作技藝,成功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更加使得黑茶成為了茶業里的潛力股。近年來,黑茶的整體價格與銷量逐年增長,基本以每年20%的價格增幅在增長,成為了許多陳茶收藏者的新寵。
乘著改革發展的東風,近年來,沿著邛崍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戰略目標,茶鄉農戶、基層鄉鎮及各個部門加大了對黑茶的投入與保護力度,大力開展標準化生產加工,加強質量與品牌建設,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等,到2012年,邛崍市有茶園約8666.7公頃,茶產業收入近12億元。站在新的起點,在“花秋”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引領下,邛崍黑茶踏上了“轉型升級”的產業振興之路,正在開創更加輝煌的新時代!
來源: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