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連江縣官坂鎮被列為福建“首批省級農民創業園區”之一,綠色生態蔬菜種植水平不斷提高。隨著訂單農業這一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的出現,官坂也逐漸調整方向,推廣訂單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據了解,訂單農業是農戶根據其本身或其所在的鄉村組織同農產品的購買者之間所簽訂的訂單,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訂單農業很好地適應了市場需要,避免了盲目生產。
以福建綠滋園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為例,作為全縣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綠滋園630畝的蔬菜大棚每天果蔬產量約3噸,產量大時能達10噸,年均可生產蔬菜5000噸,主要供應福州市場,部分產品遠銷浙江、上海等地。“手中有訂單,心中不慌”的農業新型發展模式的大趨勢下,綠滋園也開始探索訂單農業。公司經理何爾燦介紹,“綠滋園目前正在同上海等相關單位洽談合作事宜,計劃在上海推廣果蔬訂單業務”。
何爾燦認為,訂單農業省去了其中的購銷環節,使農產品的定價更有主動性。價格一般介于批發與零售之間,不僅購買者能享受比農貿市場、商超更實惠的價格,農業企業又能獲得比批發價更高的市場回報。同時,點對點的訂單生產,又促進農業企業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推廣有機生態種植。
“綠滋園在環境質量、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產品標準和生產操作規程等方面嚴格按照無公害的標準進行生產,通過自有肉鴿養殖基地,為大棚果蔬提供有機肥料,實現‘種植——養殖’的生態循環模式。”何爾燦介紹。
除農業公司外,農業專業種植合作社是官坂推廣訂單農業的另一重要生產業態。以貴峰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例,合作社主要發展訂單農業,2013年實現年銷售收入550多萬元,合作社成員人均增收2萬多元,有效輻射和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合作社理事長林協法介紹,貴峰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成立之初成員只有6戶,由于合作社效益好,農戶由原來的不愿意參加變為積極要求加入,發展到現在的100多戶。
官坂鎮副鎮長吳賀認為,實現訂單農業離不開耕地的高效流轉。“發展現代農業,前提條件必須是實現土地的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經營。”吳賀說。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