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2時開始,我市進入三個月的伏季休漁期,全市9600余艘漁船全部靠岸,漁民回家“歇伏”。休漁首日,海上風高浪急,許多打算上午出海撈“最后一網”的漁民未能成行,只得提前收網。市海洋與漁業局行政執法人員介紹,首日未發現違規漁船,他們會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密切監測漁船的動向。
“北斗”盯緊各路漁船
“和此前休漁期的管理相比,現在我們對漁船的管理輕松多了。 ”即墨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政站的站長修鵬說,根據規定,漁船必須配備符合要求的通訊設備,包括單邊帶、ais、對講機、北斗導航等。其中北斗導航系統能夠實現全覆蓋,只要這艘船在地球上,就能準確定位其位置。
“你看,今天上午遠海的12艘漁船正往碼頭返,這在北斗導航系統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修鵬指著北斗導航系統的顯示屏說,北斗導航系統能夠準確顯示漁船的行駛速度、航行區域、坐標等,若某艘漁船擅自出海,通過北斗導航系統,漁業部門便能及時發現并給予相應的處罰。
漁民放棄“最后一網”
“本來想著早起再去出一趟海,但是沒想到海上風浪太大,只能提前收網了。 ”南姜碼頭漁民曲先生說,往年他都是堅持到最后一天的人,很多商販和市民也會趕在中午12時之前搶“最后一網”魚蝦,但由于今年天氣情況特殊,休漁期首日碼頭上就已經空空蕩蕩,只能看到零星漁民忙著收網、拉船。“往年這個時候,很多漁民也會選擇上午出海,我們都有固定客戶,上午捕回來的魚蝦我們都會照單全收,再少也有個二三百斤,今天上午沒有漁船出海,一點鮮貨沒有了。 ”在南姜水產市場經營海鮮生意的李先生告訴記者。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嶗山區沙子口中心漁港碼頭,原本喧嘩熱鬧的碼頭變得有些冷清,60余艘大小漁船停靠在碼頭。沙子口漁港在嶗山區屬于較大的漁港,日常停靠在這里的漁船,多為185馬力到400馬力的大船。按照規定,所有漁船都需要在昨天中午12點之前停靠在指定港口,但是一位漁民告訴記者,這里馬力大一些的漁船早在一周前就“歇著”了。另外一些小船也早在昨天就打完了“最后一網”。
首日未發現違規漁船
“今天海上風浪太大了,我們的漁政執法船沒出動,所有執法人員都在港口蹲守,陸上巡邏也沒發現有海鮮交易,休漁首日沒發現違規漁船。 ”市海洋與漁業局行政執法支隊副隊長陳大河說。市海洋與漁業局值班人員也告訴記者,休漁首日未接到任何舉報電話。
按照規定,休漁期開始后,捕魚船全部進港停靠、捕魚網統一入庫、捕魚證集中保管。碼頭管理處停止對漁船的燃油、淡水、冰塊的補給,并實施24小時監控,休漁期間不得擅自離港或轉移停泊地點。對違規漁船除按規定處罰外,對因伏休違規被查處兩次及以上的、暴力抗拒檢查等行為被列入“黑名單”的漁船,將在全省范圍內予以通報,三年內不予辦理過戶手續,取消三年內涉外入漁資格,取消當年度燃油補助。 “一經查處,我們將從重處罰,根據漁船的馬力數和漁船上的貨物進行處罰,無捕撈證在休漁期出海,最高將面臨10萬元罰款。 ”陳大河說。
漁民不歇息忙“轉業”
“上個周就有漁民回四川老家了,不差這一個星期,剩下的人也就干到昨天,不能閑三個月啊,肯定要找點事情干。”曲先生告訴記者,自己親戚在北九水景區開農家宴,休漁期間他將去農家宴幫忙打雜,貼補家用。據悉,島城當地漁民人數漸少,很多漁民都是來自四川等地的打工者,伏季休漁期間,很多四川來青的漁民會選擇回老家,“一年到頭不回家,好不容易歇著了就先回家看看,不過他們一般在家住個把星期就又回青島了,找份雜工先干著。 ”曲先生說。
也有部分漁民選擇投入到養殖隊伍里,不離本行。有的在近海養扇貝和海蠣子,有的則在近海捕撈國家允許捕撈的海捕蝦。另外,今年的伏休政策新增了養殖區貝類采殖規定,漁船在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后可在承包的增養殖區內采捕自繁自養貝類。
來源:青島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