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棚香瓜的品種是與山東壽光合作從以色列調來的,一斤賣到100元,能收入60多萬元,香瓜沒熟時就已經被企業老板全部預訂啦!”繁峙縣新發地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宮志云自豪地對前來觀摩的客人說。這是全省蔬菜生產現場觀摩交流時發生在繁峙縣集義莊鄉果園村香瓜種植大棚令人振奮的一幕。5月27日,由山西省農業廳副廳長王高勇帶隊,省農業廳多個部門以及來自全省23個縣(市)農委主任組團先后來到繁峙豐錦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新發地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蔬菜種植、大棚建設、科學管理等進行了參觀、交流、學習,并進行全省蔬菜生產現場培訓。宮志云大棚香瓜的高收益引來大家的嘖嘖稱贊。
近年來,繁峙縣委、政府按照“有限資源,無限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發展”的發展理念,以“一區一帶十大產業園區”為承載平臺,突出“園區化承載、集約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產業化提升”的設施農業發展新機制,采取“市場+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適合設施農業發展的新路子,為繁峙縣的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目前,全縣已建和在建的設施農業面積達到6219畝,年產反季節果菜5600萬公斤,實現產值近1.5億元,僅此一項全縣農民人均增收486余元。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政府引路、政策扶持,促進設施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邁進。近年來,繁峙縣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積極組織農村帶頭人走出去,借鑒成熟地區的做法,從土地流轉、資金扶持、信貸支持、技術服務等方面入手,先后制定出臺了《關于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實施意見》、《加快推進“設施蔬菜”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扶持和鼓勵設施農業發展的優惠措施,推動了設施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同時,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對在統一規劃區內新建溫室大棚每畝按1萬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并將農業、水利、交通、農機、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扶持資金進行捆綁集中用于園區的道路、機井、電力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提升了園區的品質和綜合承載能力,為全縣設施農業發展鋪平了道路。目前,已形成規模的村有果園村、南關村、西沙河村。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