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黃河壺口岸邊,天氣燥熱。記者沿著一條橫穿17100畝果園的水泥路,來到高祖山腳下的吉縣東城鄉。路兩邊的果園里,防護網、生物滅蟲燈、生草覆蓋等隨處可見,站在防護網外面,記者依稀聽見里面傳來的沙沙聲,那是果農們給蘋果套袋的聲音?!罢`了5月土,枉受一年苦,套袋必須在5、6月完成,一是為了保證果面光滑品相好,二是不容易被蟲咬。”社堤村村民陳穩葉一邊擦汗一邊說,村里最能干的婆姨一天能套7000個袋子,這是男人們都自愧不如的工作量。和陳穩葉一起套袋的是她的侄女,這個季節很難雇上人,陳穩葉只好按“市場價”雇用侄女套袋,“一個4分錢”.
記者問:“家里的壯勞力呢?”陳穩葉說:“兩個兒子都成家了,在外自謀職業。”至于丈夫,她搖搖頭說:“指望不上?!边@個指望不上的人,正是東城鄉副鄉長葛根朝。此刻,他正在別人家的地里走訪套袋情況,順便安排農業專家過來考察的事情。
為了推廣新技術他在自家豬圈搞試驗葛根朝個子不高,臉色黑里透紅,站在地里跟普通農民無異,抄起鋤頭和鐵鍬也是田里的好把式。上世紀80年代,老葛通過考試成為東城鄉的調查員,靠著踏實肯干,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分管農業的副鄉長。
“他管著農業這一攤,平??纯词膛麡涞臅?,在家里的果園動動手腳,我也不說啥。2006年,他從別人那兒學的弄沼氣池,跟誰說誰也不愿意干,結果他就在家里搞,差點把我氣死?!标惙€葉一邊給蘋果套袋,一邊對記者說。
老葛當時想搞“畜--沼--果”的發展模式,號召農戶養豬,用豬的糞便發酵沼液,再用沼液給果樹施肥。結果,他游說了好多戶卻沒有人愿意搞,老葛垂頭喪氣回了家,準備在自家試驗?!拔乙彩翘貏e反對,從來沒搞過那個,萬一搞不成,又費時間又費力氣,我堅決不同意?!标惙€葉說。
來源:甘肅經濟日報(蘭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