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奶粉安全生產新規,正在讓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面臨洗牌。有消息稱,截至5月29日,全國13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中,有51家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或注銷生產許可證。上周,重慶晨報公眾調查中心聯合大渝網與重慶立信市場研究公司“調研吧”網站,對2402位市民展開的在線調查顯示,超三成受訪者提出,“奶粉新規”或將提升國產奶粉競爭力,是國產奶粉“翻身”契機。
54%受訪市民
年輕人追捧洋奶粉可理解
家住沙坪壩區的丁女士剛給孩子斷了母乳,為了挑選合適的奶粉,她特意加入一個由新晉媽媽組成的“奶粉問題討論qq群”。她曾向大家推薦某款國產奶粉,覺得這個產品更符合大多數工薪階層的實際承受能力,且自己的寶寶吃了沒問題,現在很健康。但卻遭到不少家長調侃:“你是奶托嗎”、“你喜歡就好,出了事可別哭”……丁女士感慨,現在一些年輕家長在奶粉問題上顯得有些偏激。本次調查中,高達95%的受訪者感覺身邊普遍存在追捧洋奶粉的年輕人。對此,54%的人認為可以理解;不過,也有三成人覺得這種“洋奶粉崇拜”有些盲目。
11%受訪市民
新規終結洋奶粉“黃金時代”
重慶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德君承認,本土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確實存在亟待改善之處,比如問題奶粉召回制度和危機處理機制都有待提升。在營養和口感方面,相對來說,國產奶粉的配方可能還更適合我們的孩子。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張利庠也曾表示,奶粉對新鮮度有著很高的要求,在這方面,避免了長途運輸的國產奶粉明顯比洋奶粉更有優勢。
本次調查中,38%受訪市民表示,“奶粉新規”讓自己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有所提升。有11%的人預計新規實施意味著洋奶粉“黃金時代”的終結。
39%受訪市民
新規不能成大幅漲價機會
“新規”實施后,在國產奶粉與洋奶粉之間,你會如何選擇?本次調查中,33%的受訪市民直言“都信任,要看性價比購買”;10%的人選擇“國產奶粉”。值得注意的是,半數人仍表示會考慮“洋奶粉”。
劉德君認為,一方面,部分消費者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所以比較信任洋奶粉;另一方面,新規的落實情況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而且一條新規定的出臺,并不能徹底解決我國奶粉行業存在的所有問題。39%的人提出,新規不能成為乳制品大幅漲價的機會。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