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是我區三大特色農業之一,而海青鎮作為黃島茶的核心產區,全鎮80%的村莊種植茶葉;全鎮茶葉種植面積達3萬畝,幾乎占據了我區茶葉種植面積的半壁江山。近年來,海青鎮加快新品種新工藝引進研發力度,全產業鏈提升茶業發展水平。
海青鎮種植茶葉由來已久,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南茶北引,成就了海青“小江南”的韻致。然而,全鎮80%的茶園種植的就是一個名為“鳩坑”的茶業品種,作為上世紀80年代引進的茶種,“鳩坑”具有抗寒抗旱、產量高等優勢,卻不適宜做炒制紅茶的原料,炒制出的紅茶品質不高。為改變這一現狀,海青鎮在市農委的扶持下,建立起新茶實驗基地,大批量引進了金觀音、金萱、紫牡丹、金牡丹、黃玫瑰等多個茶葉新品種。
引進新品種的同時,海青鎮還不斷引導企業規范茶葉生產流程,改進炒茶工藝,提高茶葉的質量和價值。原先海青茶企只能炒制單一的綠茶,如今已經能夠炒制紅茶、烏龍茶、黑茶等多個品種。益元茶業公司經就經過多年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紅茶炒制規程,目前這套規程已作為全市紅茶的加工技術規范進行推廣。
為進一步提高茶葉檔次,海青鎮還鼓勵本地企業走出去,加強與外地企業的合作,吸收南方及臺灣地區的先進生產管理經驗、加工工藝及營銷渠道等優勢。
目前,海青鎮茶葉新品種的引進,新工藝的推廣,均已初見成效。下一步,隨著新的茶樹品種大面積推廣,依托品種優勢、工藝優勢、地理優勢、氣候優勢打造的海青茶品牌,將不斷擴大知名度,進一步提高茶企茶農的經濟效益。
來源:黃島電視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