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一日三變”保鮮怎么破?
說起楊梅保存不易,孫來達很有感受:“楊梅沒皮沒殼,品質甚至‘一日三變’,保鮮時間極短,不易長途運輸,以前都只能當天采、當天賣,以余姚為圓心,最多賣到杭州、上海等地。所以楊梅銷售周期很短,從上市到下市也就20天左右。”孫來達曾經嘗試著通過電商渠道,將楊梅用泡沫箱裝好,加上冰塊賣到北京,結果到貨后楊梅還是出水了。楊梅銷售的時間、空間范圍都受到很大限制,當地梅農的盈利水平也很難大幅度增長。
從那以后,他就開始琢磨楊梅的保鮮包裝,在合作社基地升級包裝車間、建造保鮮冷庫,還成立了楊梅保鮮研發中心,不斷升級楊梅的保鮮包裝,其冷鏈包裝技術還申請了專利。
“現在我們的楊梅采下來,馬上就分揀預冷保鮮,楊梅的保鮮時間最長可以達到一個月,這意味著拉長了楊梅的銷售期。”
今年,梅老大楊梅專業合作社銷售的楊梅,包裝又一次升級了。先是像雞蛋包裝那樣,用塑料板把楊梅一顆顆隔開裝好,再封進真空包裝,最后和冰袋一起裝進泡沫箱。“現在余姚的楊梅,南到廣州,北到哈爾濱,可以在全國48小時全程冷鏈快遞。”孫來達說,“保鮮包裝當然提高了成本,但賣得多賣得遠,品質好的楊梅可以賣到84元/斤,算起來盈利水平還是提高了。”
穿上“高大上”外衣,解決了保鮮包裝的問題,和生鮮電商的合作也更方便了。“現在,除了我們自己官網上的銷售,還和淘寶、順豐、本來生活、沱沱工社合作,電商渠道的銷量預計會是去年的兩倍。”孫來達說。
電商推動保鮮包裝業務成倍增長
這個季節,楊梅、荔枝、藍莓等上市的水果挺多,各路電商抓住機會,大打“水果速度”牌。伴隨荔枝上市,各大生鮮電商都上線了各自的“妃子笑”荔枝。而在楊梅主產區之一的寧波,一家快遞公司估計,楊梅上市以來,“楊梅包裹”每天就進出5000單。
這些時令水果,都非常嬌貴。麗水一家農產品電商的負責人說,生鮮農產品難在一個“鮮”字,這些水果表皮容易破裂,保鮮不當容易變質。比如藍莓包裝,每個小盒里,藍莓只能擺兩層,外面需要裹上一層塑料氣泡膜袋防撞,加上冰袋保鮮,裝進泡沫箱抗震保溫。網售的特殊生鮮商品,如果沒有這些包裝,快遞也可能會拒收。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