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40元/斤的馬陸葡萄,記者調查發現,上海本地產的高價水果并不少見:南匯水蜜桃有賣到20元/只,南匯8424西瓜則170元/4只(約6元/斤)。不少網友驚呼:就一水果,何必搞這么“高大上”?
上海市農委相關人士表示,上海農業發展的導向是做精品,這也和本市土地成本太高有一定的關系。
高價水果在申城并非有價無市,也受到部分市民青睞。
昨天,市民安女士以親身經歷告訴早報記者,“價格不一樣,品質也不一樣。”
6月初,安女士和朋友曾經到南匯田頭尋找正宗的8424西瓜,也就是市面上170元/4只的那種?!斑@些西瓜每一個大小都差不多,而且切開來,里面沒有筋,很甜、很爽口。”當場,安女士就下了個幾百斤的單子,用來送人。
這批瓜吃完后,安女士也在小區水果賣場以及超市買過不少瓜,但“要么甜得不均勻,大的大小的小,要么有筋,吃口不舒服?!彼Q,市場上的西瓜大多在1-2元/斤,最貴的,她買過5元/斤,但味道確實不如她和朋友在瓜田里買到的好。
瓜農滕志偉介紹,他種的8424西瓜,是按照合作社的要求,嚴格選種、育苗,每根藤上結多少瓜都有講究。西瓜收上來之后,公司只收其中大小一樣、品相最好的瓜,剩下的太熟或不熟的瓜,則自己賣到市場上去,田頭收購價是2.5元/斤。
同樣的,安女士也曾到馬陸葡萄主題公園買過葡萄。“去年6月中旬,當時也是賣40元/斤,巨峰葡萄。不過說實話,不是特別甜,但6月上市的葡萄本來就都是早熟品種,它在早熟的葡萄里,已經算是甜的了?!?/p>
針對高價水果,上海市農委相關人士稱,上海農業發展的導向,是做精品。因為上海土地成本太高,不靠科技指導和標準化種植,根本沒有優勢。所以上海郊區很多農產品,東西雖然好,但量少,很多還在地里就已經被訂掉。“馬陸葡萄也是一個例子。它雖然很貴,但是產量也不高。不愁賣?!?/p>
另一方面,該人士表示,看農產品的價值,還要看它有沒有給農戶帶來切實利益?!斑@些價高的水果,往往是在一堆水果里挑出最好的,有示范效應。它的作用,一來是指導價格,二來更重要的是告訴種植者,這樣的水果有市場。而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并沒有損失。你吃不到最好的,就吃次一點的,價格也會便宜很多。”
根據嘉定區的公開數字,20多年來,馬陸葡萄平均每年帶來2500萬元利潤,5億元進入農民口袋。而南匯鎮的統計,到2014年,8424西瓜以及水蜜桃,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東方早報)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