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金融觀察報,中期業績預告扭虧無望,再次將三元推向了風險邊緣。關鍵時刻,被其視為巨大包袱的河北三元(原三鹿)賣地救主。然而,賣掉其15.1萬㎡的土地,三元最終的結局依然待定。能否力轉乾坤,三元悄然將長期砝碼加在了奶粉業務上。
土地得失
以4.6億元價格賣掉河北三元四個廠區的土地、共15.1萬㎡,被看做是三元自救的手段。
6月12日,三元發布公告稱,依據石家莊市整體城市規劃,石家莊市政府擬對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簡稱“河北三元”)四宗土地進行收儲,對象包括河北三元乳品二廠、乳品三廠、乳品六廠、包裝裝潢廠。
河北三元在石家莊只有這四處在生產的工廠,石家莊市土地儲備中心對這四宗土地實施一攬子收儲、一攬子補償。
三元方面表示,根據石家莊市企業搬遷政策計算辦法和土地規劃用途的市場價格評估測算,此次對三元的補償金額總款項為人民幣4.61億元,約合人民幣3000元/㎡。
時光回到5年前,2009年3月4日,在剛剛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倒下的三鹿資產包競購中,北京三元和河北三元組成聯合競拍體以6.165億元的落槌價競得三鹿資產包。在此次拍賣落槌之前,相關機構對三鹿的估值是7.26億元。這其中,包括三鹿集團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可持續經營的有效資產,以及三鹿所持有的新鄉林鶴、唐山三鹿、石家莊君樂寶等乳業公司的股權。
如今,土地使用權易主,機器設備陳舊需要更新換代。唐山三鹿因為在2011年國家審核乳制品生產資質時未提起申請且長期停產;新鄉林鶴已更名為新鄉市三元食品有限公司,2013年虧損643萬元;君樂寶在三元完成交易之前,就從三鹿手中回購了股權。
完成對三鹿的收購之后,三元從2009年至今,業績一直不好。財報數據顯示,三元在2009年、2011年、2013年均虧損,在2010、2012年份凈利潤僅有幾千萬。
從其財報信息可以看出,近5年中三元奇數年都虧損,雙數年勉強盈利。
根據境內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將被進行特別處理,公司股票代碼前加上st標志,三元每到雙數年即面臨這個風險。
資深乳業分析師陳連芳曾告訴新金融記者,三元在2010年、2012年能勉強盈利,主要是靠其投資的麥當勞收益。其2010年麥當勞收益為6000萬元、2012年為8954萬元。而三元股份2010年和2012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146.46萬元和3280.18萬元。若扣除麥當勞收益和補助,三元股份當年仍會出現虧損。
2014年一季度,麥當勞又為三元帶來1100萬元的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2%。但是年終收益未知,三元必須要規避被戴st的風險,所以外界將這次土地交易形容為“三鹿遺產成三元救命稻草”。
其公開資料顯示,石家莊土地儲備中心完成此次土地收儲之后,將會分4次將土地補償支付給三元。分別是2014年9月30日前支付1.2億元;2015年9月30日前支付2.21億元;2016年12月31日前支付1億元;四宗土地全部交付后,剩余尾款2000萬元一次性付清。
三元方面表示,本次土地收儲補償事項將給公司帶來一定收益,影響公司當年損益。
對于三元來說,除2009年凈利潤虧損1.28億元,其余年份虧損均沒有超過1億元。所以,2014年的1.2億元土地補償款很有可能幫助三元渡過難關。
搬遷計劃
6月18日,已經與石家莊市土地儲備中心達成相關土地交易協議的河北三元,四個廠區還在正常運轉。
河北省奶業協會秘書長袁運生告訴新金融記者,三元將現在的四宗土地賣出后,會陸續搬遷至石家莊新樂市經濟開發區。
4月,三元第五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河北三元年產4萬噸乳粉、25萬噸液態奶搬遷改造項目的議案》(以下簡稱《搬遷議案》),該議案中所涉內容,正是袁運生提到的此次搬遷計劃。
該《搬遷議案》顯示,三元擬整合全資子公司河北三元現有加工廠(包括乳品二廠、乳品三廠、乳品六廠、紙箱廠等),進行產業升級、搬遷改造。建設一個日處理鮮奶能力1000噸的乳品加工、研發、物流中心,可生產系列乳粉、常溫奶、巴氏奶、酸奶等。計劃年產乳粉4萬噸,各類液態奶25萬噸。
袁運生表示,此次搬遷計劃制定過程中,三元母公司北京首農集團相關負責人曾多次來到石家莊,與當地政府磋商土地事宜。這個過程中也談到現有土地的處理問題,即上述土地收儲計劃。
“當地政府也比較重視他們,給予了不少支持。”袁運生說。
最終搬遷地址定為石家莊新樂市經濟開發區,該項目建設預期為2年6個月,計劃投資16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16億元的計劃投資中,土建費用約4.6億元,與當前石家莊市政府收儲河北三元土地補償款項一致。不過,重新規劃土地面積為600余畝,相當于40萬㎡,三元為土地使用權購置費用約為1.5億元。
三元方面預估此項目的投資回收期為6年,并表示,此項目建設資金來源為公司自籌。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高公司乳粉及液態奶生產加工的現代化程度。
在河北三元一正在生產的工廠內,從外面看安安靜靜,但是里面的工人卻在忙碌著。其多數員工對其所在工廠的土地動向一無所知,也不知道未來兩年,他們所在的生產線將搬遷到一個遠離市區的地方。
“我沒有什么想法,到時候再說吧。”一位在該工廠工作近20年的男子笑笑說。他目前的薪資水平為2000元左右(基本工資+計件收入),他說,無論工廠搬到哪里都無所謂,最看重的是三金(河北三元給員工的福利).
新金融記者曾就此次搬遷計劃多次聯系三元方面,始終沒有得到回復。
有業內人士分析,河北三元的搬遷計劃對于三元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資金問題、人的問題,搬遷之后如何實現收益等等。畢竟,三元入主河北以來,這邊的業務始終虧損。
不過,“換個地方換個地氣,也許是好事。”他說。
從長遠來看,“我覺得總體是樂觀的。”袁運生說。
競爭壓力加劇
在三元相關的一些討論里,近來被提及較多的是與其旗下河北三元同城的君樂寶。
令大家感到遺憾的是,在三元收購三鹿之前,君樂寶僅僅是石家莊一個相對較小的乳品企業,三鹿曾占有其部分股份。
但現在的君樂寶已經今非昔比,被蒙牛收購之后,君樂寶液奶趁勢拓展全國市場。此一步讓三元望塵莫及。因為一心想要拓展全國乳品業務的三元,至今仍然固守在北京、石家莊等個別北方城市。
上半年,君樂寶高調進入嬰幼兒配方奶粉領域,并且因為銷售全部采用線上,一炮而紅。
三元沒有這么幸運。跟君樂寶一樣,三元最初的優勢也是液態奶,尤其是其巴氏奶,在北京有深厚的消費者基礎。但是,在陳連芳看來,其國企性質大大牽制了其乳品事業的發展。因為,在10年前,當蒙牛、伊利開始以強勢的態度形成全國圍剿之勢時,特別需要一個區域性的企業靈活應對,而不是墨守成規。
“國企調動資源速度太慢。”他說,所以很快,北京市場被來自內蒙古的蒙牛、伊利和來自上海的光明乳業所侵占。
不僅只有上述三家業內巨頭。近幾年,多數有實力的乳品企業都想沖破地域的限制,分享全國市場。如今的京津冀乳業市場上,處處可見來自東北的完達山、輝山、新希望等地方品牌的產品。即便在全國市場,這些品牌的液奶也逐漸站穩自己的位置。
強勢品牌的競爭和蠶食往往讓三元力不從心。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師認為,液奶市場上,去年三元致力于開發新品,在高端奶領域頗有收獲,但是相比于外界激烈競爭的市場氛圍,仍然缺乏貼近消費需求的產品。
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乳品行業出現“奶荒”,三元率先漲價。雖然三元解釋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不得不漲價,但是也可以看出,其在這場競爭中壓力頗大。
“最先漲價就是抗壓能力較弱者,后來光明等跟漲,不過是跟風而已。”他說。
液奶競爭陷入泥潭,奶粉市場中的三元境遇同樣不容樂觀。
在收購三鹿之初,三元就打定心思要進軍嬰幼兒配方奶粉領域,還因為其國企性質,自詡“國粉”。2010年9月,三元為了拓展全國奶粉業務,專門成立奶粉事業部,從事奶粉小包粉的生產加工銷售。其實,此次整合主要針對的便是河北三元,先是對河北三元進行了一次營銷渠道上的整合,把河北三元的銷售業務并入北京三元,其主要負責方就是這個新成立的奶粉事業部。
不過,如今的君樂寶奶粉等后起之秀已經漸成規模,4年過去,三元的系列奶粉依然不溫不火。
三元奶粉事業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新金融記者,三元走的是穩健的路,不會貿然進軍一線城市。
“我們量力而行,一步步走。”她說。
搭上奶粉末班車
在袁運生看來,三元眼下的奶粉市場其實已經有所好轉,“但這是因為大環境的變化。”
他所指的大環境變化,是指從去年6月份以來,相關政府部門對嬰幼兒乳粉市場一系列的整頓。針對進口超高價奶粉的反壟斷調查、嚴格進口奶粉準入門檻、重新審核國內正在生產的乳粉企業。
5月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根據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和再審核工作的結果,公布了最新拿到生產許可證的82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三元于3月底順利通過審查,拿到生產許可證。
“對于三元來說,這就是他們發展奶粉事業的末班車。”袁運生說。對于所有的國產奶粉企業來說,這一輪整頓為現存的國內乳粉企業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三元跟所有國內乳粉企業一樣,都面臨新一輪機遇,能否抓住這個機遇,只能看三元自身的運作了。
三元對此做出的回應是積極的。在其河北分公司,也是其奶粉生產主力,拋棄設備陳舊的老廠,投巨資建設新廠,新廠計劃年產乳粉4萬噸。
除此之外,三元在去年9月還有一個關于奶粉的巨額投入。在北京市大興瀛海工業區投資15億元,建設一個年產5萬噸的現代化乳粉加工廠。據了解,該項目用于生產系列乳粉,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中老年乳粉,項目分兩期建設。
發展奶粉業務除了順應局勢,也是三元未來扭虧的一個機會。三元2013年報顯示,其2013年液態奶收入30.15億元,同比增長4.99%,固態奶收入7.30億元,同比增長13.69%,其中配方奶粉業務收入大幅增長。2013年公司營業毛利率21.51%,同比減少0.98個百分點,但是固態奶毛利率則同比增加14.25個百分點,主要因為配方奶粉收入占比上升。
而三元給出的關于2013年業績虧損的原因中,除了成本上漲、毛利率下降、麥當勞收益下降等,還提到“配方奶粉業務已經成為公司戰略核心,2013年圍繞配方奶粉銷售費用投入增加,營銷費用上升”。
相關分析師認為,相比伊利、貝因美等國內配方奶粉龍頭公司,三元在品牌塑造和渠道建設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但是依賴北京綠荷牧場的優質奶源以及產業政策積極引導,三元也有機會成為國內配方奶粉行業的黑馬。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