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三公”消費,打壓“送禮”風氣,這的確對高端白酒和高端葡萄酒市場帶來了極大沖擊。但是,100元左右的“經濟適用”型中低端葡萄酒成為商家和消費者的新寵。近日,記者通過走訪各大超市以及葡萄酒莊了解到,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懂葡萄酒,消費也越來越理性,高端葡萄酒確實被打進了“冷宮”,而中低端葡萄酒則逆襲受寵。
“因限制‘三公消費’、八項禁令等原因,高端葡萄酒銷售受到影響。過去賣兩三萬元一瓶的拉菲,現在只賣一萬元一瓶也鮮有人問津。”在鄭州從事葡萄酒銷售生意多年的邵鵬飛告訴記者,定制上萬元一瓶的高端葡萄酒的消費者明顯少了很多。
據記者觀察,端午節向來是葡萄酒銷售訂貨旺季,但今年的市場卻有所變化,別說上萬元的拉菲銷售欠佳,就連上千元價位的進口葡萄酒銷量也明顯滑落。
“雖然自2013年開始,整個酒行業包括葡萄酒行業都步入調整期,但相比其他國家,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依然巨大,可見葡萄酒市場需求還是有的。”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說,目前葡萄酒暴利時代已結束,葡萄酒消費逐漸回歸理性。而葡萄酒經銷商要想生存,就得迎合市場的變化。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的升級和海關關稅的降低以及保稅區的建立,進口葡萄酒價格持續走低。”業內專家透露,“受高庫存影響,在行業調整期,不少進口酒商紛紛低價拋售以緩解資金壓力。”價格的跳水導致進口酒與國產酒之間的價差迅速縮小,也引發了低價的無序競爭。
此外,據《中國葡萄酒市場白皮書(2013~2014)》顯示,2013年我國中高端葡萄酒銷量下降50%;2013年,拉菲、拉圖、奔富等高端葡萄酒相繼出現價格跳水現象,在中國市場炙手可熱的澳洲高端葡萄酒奔富頂級佳釀葛蘭許和707的價格跌幅達到30%。業內人士透露,2008年至2012年,中國自法國進口的葡萄酒均價從4.71美元/升上漲至5.56美元/升;2013年,這一均價從5.56美元/升跌落至4.97美元/升,接近2008年的價格。
中低端葡萄酒成市場新寵
高端葡萄酒眼下遭遇的“嚴冬”卻成了中低端葡萄酒的春天,助力整個葡萄酒市場走向合理消費。2013年,在高端葡萄酒銷量下降50%的情況下,中低端葡萄酒銷量增幅達10%,今年這一反差將進一步拉大。
在鄭州麥德龍的葡萄酒專區,不少市民正在駐足挑選。記者發現,近千種葡萄酒中,100元至300元的中低端價位產品占很大比重,市民看的也都是這個價位的葡萄酒。麥德龍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這里的葡萄酒貴的有一萬元左右的,便宜的有五十元的。現在高端葡萄酒沒以前好賣,市民都愛買一兩百元的了。”
對于眼下葡萄酒市場“高端名品遇冷,中低端酒受寵”的現象,很多商家認為,主要是大眾對葡萄酒消費日趨理性的結果,而這將是葡萄酒市場的發展趨勢。權威調研報告預言,2015年葡萄酒將不再是“奢侈品”,并在60元至150元價格區間形成8至10個較為知名的進口葡萄酒品牌。“隨著大眾消費者對葡萄酒認知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價格公道的葡萄酒,對名牌葡萄酒的熱衷程度正在削減,造成知名度不一定高、性價比不錯的葡萄酒最受消費者歡迎。”
經銷多種品牌的葡萄酒商劉端表示,近些年進口葡萄酒被塑造成文化消費品,商家通過奢侈包裝、概念吹噓的方式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如今,消費者已經洞悉商家的這一營銷手段,不再迷信高價、名品葡萄酒。注重品質、價格親民成發展新驅動力。有分析機構認為,預計未來5到10年,中國仍會保持10%以上的葡萄酒消費增速。葡萄酒的市場潛力依舊很大,而大眾化葡萄酒的興起,也使得葡萄酒成為消費者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飲品。 來源:東方今報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