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漂洗牛仔褲的工業鹽,換個假包裝就“變身”加碘食用鹽,身價漲了7倍!一條街相鄰7家門店全被租下,暗中打通作加工倉儲車間,兩日的出貨量可能超過15噸。
如此舌尖上的隱患,昨日下午終被消除:在媒體協助下,東莞市鹽務局和大朗鎮政府多部門聯動,將大朗水口村這家假鹽工廠查封。目前,警方全力追查假鹽流向及幕后老板。
7間聯排門店有“貓膩”
昨日中午,大朗鎮水口村“中海”加油站旁,一條通向工廠區的街上靜悄無人,臨街的7個門店全部落著卷閘門。
“這是個做假鹽的地方,白天關門生產,傍晚進貨,晚上9時到12時出貨,天天都是這樣!”不愿具名的報料人如是說。
據稱,這里兩年前“開張”,貨車傍晚拉來的是大袋的工業鹽,深夜拉走的是“食用鹽包裝”的小袋鹽。
報料人說,這里生意很好,每天是“幾車幾車”地進出貨,有時候拉來的“原料”直接堆放在門口。
執法人員現場“端窩”
下午2時50分,在得到本報提供的確切情況后,東莞市鹽務局、大朗鎮公安、食藥監、經信等部門出動,對這7間門店進行了搜查,果然有收獲。
最里端門店的卷閘門撬開后,150箱標著“廣東省鹽業集團”名字的成品鹽、幾十包大袋鹽、一臺包裝機和一撂紙皮包裝箱出現眾人面前。
“這是工業鹽,重金屬超標,長期食用會導致慢性中毒。”在對蛇皮袋的鹽粉進行檢查后,東莞市鹽務局一名工作人員皺起了眉頭。據悉,這類工業鹽,一般用作牛仔褲的“洗水”流程。
大朗鎮食藥監部門也當場判定,這里生產全部是假冒“廣東省鹽業集團食用鹽”的假鹽。
疑兩日內售出15噸假鹽
遺憾的是,昨日的行動,沒有在現場抓到相關制假人員——這幾間門店全部通過后門連通,房內的人早就溜了,一個正在充電的智能手機被制假者匆匆漏在了現場。
其余的門店里,有成堆的紙皮包裝箱,還有裝在蛇皮袋里的大袋粗粒海鹽。執法部門將所有門店查封。門店里還有一本殘缺的記事簿,上面記錄著6月29日和30日兩天的出貨量。執法人員懷疑此窩點這兩天流出超過15噸假鹽。
這些假鹽流向何處?昨日,執法部門稱,很可能以大朗鎮為中心,流向周邊鎮區。其中,農貿市場和工業區飯堂是“重災區”。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