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人說起知了龜,除了要討論一下各縣市區的方言都怎么叫,還一定會回味知了龜的美味。7月4日、5日,記者調查發現,知了龜已經到了上市的季節,城區的農貿市場以及各大超市都有知了龜的身影,知了龜銷售開始升溫。但是,濰坊的知了龜養殖產業一直都沒有發展起來,市場上的知了龜多是野生的。根據批發知了龜的商戶介紹,外地人對知了龜并不怎么“感冒”,而濰坊城區每年能存儲上百噸,絕大多數都銷往城區飯店。
探訪
正逢大量上市要比海鮮好賣
7月4日、5日,記者走訪了城區的農貿市場和超市,隨處可見知了龜的身影。“過來看看吧,就剩這些了,50元一斤,一斤能買100多個。”奎文區早春園市場,一位賣海鮮的老板看到客人過來看知了龜連忙說。該老板告訴記者,每年到了這個季節,知了龜要比海鮮好賣得多,很多市民來到市場時,都忍不住要買點嘗嘗鮮。
在南下河市場的海鮮大廳,應季的知了龜成了商家叫賣的“主角”,基本每家海鮮攤位都會有知了龜的一片天地,不少攤位上賣的知了龜還在慢慢爬著。
“快過來看看,批發價45元一斤,全是活的,就剩這些了。”一位攤主對記者說,從7月4日晚上到7月5日早晨,自己收購的百余斤知了龜被搶得所剩無幾,只剩眼前這一點了。
“昨天下了一場雨,出了不少知了龜,臨朐的一些知了龜收購者昨晚就送了幾十斤過來,城區的一些居民也有抓了知了龜來賣的。”該攤主告訴記者,知了龜主要銷往飯店,其余的都被市民買走了。
在佳樂家新華店,知了龜的出現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59.8元一斤的價格遠遠高于同樣位于水產區域的海鮮產品,不少市民感嘆價格不便宜的同時,忍不住掏腰包買上一些。“今天的100斤知了龜,現在賣得只剩不到一斤了。”超市銷售人員笑著說。
“家人都很喜歡吃知了龜,以前每到這個季節我就和家人出去抓,回來放在鹽水里泡泡后再用油炸,喝個小酒,吃著知了龜,特別美味。”正在選購知了龜的市民趙先生說,去年他們購買了十幾斤知了龜放在冰箱里冷凍著,過年的時候還成了招待客人的美味。
“現在感覺知了龜越來越少了,今天特地過來買一些,凍在冰箱里,什么時候想吃就拿出來化開后炸一下。”趙先生說。
價格
從市場到飯店漲了一倍左右
隨后,記者走訪了多家飯店,發現知了龜成了不少飯店的必備菜品,價格也比市場上的貴了很多。在早春園小區的明達飯店內,一盤知了龜的價格為48元。“這一盤是半斤,50個左右。不少客人來到飯店都會點上一盤知了龜。”飯店老板王秀美說,除了油炸,他們還將知了龜列入了燒烤菜譜,“顧客吃著燒烤的知了龜,喝著啤酒,別有一番風味。”
王秀美表示,現在飯店中的知了龜是全年供應,即便是冬天,市民也能吃到。“夏天買,一般都是買活的,冬天就只能去南下河市場買冷凍的。買回來后放在冰箱里,客人需要就做一盤。”王秀美說。
青州市王墳鎮山林野味飯店的老板賀光玲近日也開始忙活了。每年這個季節,是存知了龜的好時候。
“尤其‘入伏’之后,是知了龜出得最多的時候,附近的村民每晚都會到樹林里抓知了龜,攢攢后一起送到我這里,我們會以市場價進行收購。用塑料袋裝好后,統一冷凍起來。”從事飯店生意近10年的賀光玲說,很多村民都愿意往她的飯店里送,而且往往是全家出動抓知了龜。多的時候,一家三口一晚上就能抓1000多只送過來。
“去年我收購了3000多元的知了龜,前段時間剛賣完,現在要開始新一輪的收購和儲存了。”賀光玲說,收購上來的知了龜經廚師加工后,會以50元一盤的價格端上餐桌,一盤在70個左右。
養殖
已經六個年頭沒有養出幾只
知了龜如此受市民歡迎,那么濰坊的知了龜是野生的居多還是人工養殖的居多呢?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來到寒亭區固堤街道高家莊村,找到了濰坊合利金蟬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王二偉。從事知了龜養殖已經6個年頭的王二偉告訴記者,目前濰坊市場九成以上的知了龜都是野生的,人工養殖的數量非常少。
王二偉所負責的合利金蟬養殖合作社,擁有600多畝金蟬養殖基地和150多家養殖戶。雖然經營規模和從業時間在濰坊都算是“大規模”,但是王二偉告訴記者,這6年來,他所負責的合作社卻沒見幾個養殖成功的知了龜。
“養殖之所以沒有成功,主要是因為前幾年的技術失誤。”王二偉告訴記者,從2008年開始,他引進省外技術養殖,將滿是知了龜蟲卵的枝條直接埋在了樹底下,沒想到,幾年過去了,埋好的卵條卻沒有產出預想中的知了龜。
“這個方法注定是行不通了,目前我們正在探索別的方法,但還是有很多困難。”王二偉無奈地說。
王二偉告訴記者,不論是從外觀還是從營養價值上,人工養殖的知了龜和野生的沒有區別。“只是在孵化過程中有點差異,生長過程是一樣的。”王二偉說。
不僅濰坊合利金蟬養殖合作社面臨著養殖不成功的“窘境”,據王二偉介紹,整個濰坊的人工養殖金蟬行業都不景氣,所以,目前市場上所見的知了龜大部分都是野生的。
記者又聯系到了濰坊林洪金蟬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王先生,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所負責的合作社,目前人工養殖成功的知了龜數量也是屈指可數。“主要是前幾年引進技術失誤,整個濰坊金蟬養殖市場都是這個樣子,市場上很少見到人工養殖的知了龜。”王先生說。
◎受寵
一年消耗上百噸外地人紛來送貨
據王二偉介紹,最初他之所以選擇金蟬養殖這個行業,主要是由于知了龜在濰坊當地非常“受寵”,很多市民愛吃,大街小巷的飯店里也基本上都有這道菜,他覺得如果能夠養殖成功,銷量應該十分可觀。
“當初,我在考察市場的時候發現,外地人基本上都不把知了龜當個能吃的東西,更別提有這道菜了。但是濰坊人不一樣,不僅吃知了龜,甚至蛻皮羽化后的知了,也照吃不誤。”王二偉笑呵呵地說,當初考察市場的時候,他就知道,知了龜是濰坊人的“菜”。
記者聯系到了已經在南下河市場從事知了龜批發生意9年的牟先生。說起自己批發知了龜的途徑,牟先生告訴記者,大部分是安徽、河南等地的人將冷凍好的知了龜直接送上門,只有小部分是他親自去五蓮、莒縣等地收購的。“安徽等地的知了龜很多,當地人都不怎么愛吃,所以都大批量地往濰坊送。”牟先生告訴記者,從事知了龜買賣這一行的人,都知道濰坊人愛吃知了龜,知了龜到了濰坊就有市場了。
來源:中國水產門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