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乳品行業的發展,工信部可謂動作頻頻。
2014年6月14日,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現場交流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交流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試點經驗,開通并運行食品工業企業質量安全追溯平臺。
“試點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要想實現100%全覆蓋,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工信部計劃用2-5年時間建設食品工業企業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在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肉制品等領域開展食品質量安全信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面向消費者提供企業公開法定信息實時追溯服務,強化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據朱宏任介紹,下步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完善企業兩化融合組織體系;二是要加強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的中長期研究,制定年度實施方案;三是要最大程度地讓消費者積極參與建設、充分使用平臺,最廣泛地吸納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食品生產企業和相關it企業參與追溯平臺建設和標準制定;四是要在食品追溯平臺應用、數據庫共享、信息查詢、快速反饋、增值服務、信息安全等方面提供及時快捷低成本的服務。
目前,食品追溯平臺已經初步建成并在伊利集團、蒙牛-雅士利乳業集團、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北京三元食品、福建明一集團和遼寧輝山乳業集團等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試點企業成功試運行。
作為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單位,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告訴本刊記者,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今年1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到伊利調研的時候,對食品安全問題也做了指示和要求,這次伊利能作為試點單位,也是對伊利集團的認可。
據潘剛介紹,早在2004年,伊利集團即領先業內開始建設嬰幼兒奶粉追溯體系,目前伊利已經按照試點工作的要求,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經完成了有關要求,已建立了完善的產品追溯程序和可追溯管理流程,實現了產品信息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時化和信息化。
此外, 現場伊利的工作人員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介紹,“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平臺”開通后,消費者通過智能手機、平臺網站,向前可追溯出伊利嬰幼兒配方奶粉產于哪個分工廠、奶源是何時何地來自于哪個牧場,向后可追溯到它具體發往的市場,實現放心購買。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戰略部署,推動實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加快推進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進一步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消費品工業司已經于4月4日組織召開了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座談會。
有意思的是,6月13日上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制定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并上網公布。為宣傳貫徹《工作方案》要求,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的主導下,有關部委和協會組織在京舉辦了《工作方案》宣貫座談會。
“對于中國乳業的發展,工信部的推動力度很大,無論是產業層面還是產品安全建設方面。”一位不愿署名的乳業專家表示,乳品生產是食品安全最復雜的系統,這次工信部在力推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對于中國乳業安全體系的完善和升級會發揮重要作用,雖然很多企業可能要增加投入,但是對于產品質量安全的建設是有好處的。
來源:鳳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