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道的老陜來說,飯菜中如果少了辣椒,再名貴的食材也難成美味。然而,就是這老陜離不開的辣椒,經過個別工廠加工后,竟變成了害人的“毒辣椒”。
6月下旬,一位熟悉辣椒加工行業的“深喉”給華商報提供線索:“興平有些辣椒加工廠為了提升辣椒面的賣相,添加了一種名叫油溶紅的工業染料。”
根據“深喉”提供的信息,華商報記者前往興平市辣椒集散地桑鎮、湯坊鎮,就“毒辣椒”一事展開調查。
加工
“色素椒”加到普通辣椒面里 比例為3∶7或4∶6
在興平市桑鎮、湯坊鎮,不時會看到一群人蹲在樹蔭下分揀辣椒,辣椒加工廠也是一片忙碌。業內人士說,興平曾以種植辣椒著稱,這些年種植面積有所縮小,但作為西北地區辣椒集散地的功能卻日益凸顯。
經過3天走訪,6月25日,華商報記者以采購辣椒面為由,到了曾去過一次的、名為“桑鎮秦椒加工廠”的廠子。老板焦某停下手中的活,開始大力推薦廠里生產的辣椒面。
“你給小食品做配料,辣椒面的色澤一定要好,辣子嘛一般化就行。”焦某說,加工辣椒面時,他會加入一種“色素椒”。他說“色素椒”也是一種辣椒,其顏色鮮紅,打成粉末與普通辣椒面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就可達到給普通辣椒面染色的效果。“我給你加工的貨質量一定不差,絕對要你能拉利手(意為不會引來麻煩)。”最終,華商報記者以每斤7.5元的價錢,讓焦某先加工一百斤辣椒面。
為了讓人放心,焦某專門帶華商報記者進入廠房,看看“色素椒”是什么樣的。在廠房門口,堆放著兩堆顏色發黃的辣椒面,焦某說這是普通辣椒面,而廠房另一端堆放著的顏色鮮紅的“辣椒面”,便是“色素椒”。
“你嘗一下,這是甜的,‘色素椒’說白了就是甜椒。”焦某說。在與焦某閑聊的過程中,華商報記者嘗了嘗眼前這堆“色素椒”,味道確實發甜。焦某稱,韓國大量使用這種“色素椒”作為染色劑,因為其是一種純天然的染色劑,一些口紅等化妝品中,就添加有“色素椒”。
焦某介紹,一般加工辣椒面,“色素椒”與普通辣椒面的比例為3∶7,七成普通辣椒面摻入三成“色素椒”,若想要辣椒面的色相更加紅艷,“色素椒”與普通辣椒面的比例可調整至4∶6。
加入食用油再碾軋 老板說是為了提色
在焦某介紹“色素椒”之際,工人開始加工辣椒面了。工人將面狀的“色素椒”按一定比例摻入普通辣椒面內,并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用油,攪拌后將這種混合體放至碾盤上用石碾碾軋,工人說這樣做是為了讓普通辣椒與“色素椒”更好地融合。果然,此前紅中帶黃的普通辣椒面,在經過一番加工之后,立刻變得光亮鮮紅。
為什么要在辣椒面與“色素椒”的混合體中加入食用油?焦某說:“加入食用油是為了提色。”
“加食用油是為了提色,那辣椒里摻入的‘色素椒’是不是油溶紅呢?”面對華商報記者的這一疑問,焦某立即表示絕對不可能。
“你在現場盯著呢,除了加入‘色素椒’這種純天然色素外,咱可是啥工業色素都沒加。”焦某說,“過去有人給辣椒面里摻油溶紅,現在國家管得嚴了,如果摻油溶紅,一旦被發現不是罰錢能解決的事,那直接是要抓人的。”焦某說,桑鎮、湯坊鎮一帶前幾年就因為在加工辣椒面時,給辣椒面中摻入油溶紅,好些人被抓了。
“誰要是讓我給他加工特別爛的貨,我絕對不做。”焦某說,加工100斤辣椒,他僅掙幾十元,如果在他加工的辣椒面里發現了油溶紅等工業色素,那是要被抓起來的,這種不劃算的買賣他絕對不做。
檢測
老板說絕沒加工業色素 但樣品中卻檢出蘇丹紅4號
焦某稱其辣椒面中,絕對不會添加油溶紅等工業色素,但“深喉”表示懷疑。在見到記者拿回的辣椒面時,他捏起一小撮搓了搓。“你們看,手指一搓立刻被染紅了,這足以說明加工辣椒時,除了‘色素椒’,肯定還摻了工業色素。”說著,“深喉”洗了洗手指,但染的紅色沒被徹底洗掉。
焦某所加工的辣椒面中,真的摻入了油溶紅嗎?7月1日,華商報記者前往具有第三方獨立檢測資質的西安康派斯質量檢測有限公司,對焦某所加工的辣椒面進行了檢測。檢測報告顯示,在焦某所加工的辣椒面中,每千克辣椒面中含有蘇丹紅4號0.79毫克。
“辣椒面樣品中檢出蘇丹紅4號,就可以斷定辣椒面中被添加了油溶紅。”西安康派斯質量檢測有限公司食品室主任賀菲表示,我國《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和《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五批)》中,都已明確禁止將蘇丹紅添加于辣椒及辣椒醬制品中。
提醒
椒農:辣椒面低于8元/斤的 極可能添加了工業色素
一位桑鎮當地的辣椒種植戶說:“凡是買回去的辣椒面,手碰過將手染成紅色,碗筷碰過染碗筷,那一定是被人加了油溶紅。”這位椒農坦言,在桑鎮、湯坊鎮一帶出售的辣椒面,每斤價錢低于8元的,辣椒面中極有可能就添加了工業色素。
據“深喉”講,一般的辣椒,在不添加任何色素的情況下,被加工成辣椒面后用手一搓,染在手指上的顏色為紅中帶黃。“深喉”說:“這是辣椒粉末黏在皮膚表層上了,用水一沖就掉。但如果若辣椒面被摻入色素,手指一搓,指頭立刻會被染成紅色,即使用水洗也不易被洗掉。”
5種方法可鑒別染色辣椒面
如何鑒別辣椒面有沒有被人為添加色素呢?西安康派斯質量檢測有限公司食品室主任賀菲,教給市民幾種鑒別染色辣椒面的方法。
1.看顏色。染色辣椒面普遍呈鮮紅色。自然紅的辣椒顏色比較暗淡,不會非常均勻,仔細查看,里面有黃色的顆粒,那是辣椒種子。
2.聞味道。正常的辣椒面有一股嗆鼻的味道,會讓人想打噴嚏。染色的辣椒面則不會有這種感覺。
3.看是否掉色。用手指捏一下,如果手指被染紅,那么辣椒面一定是染色的。正常的辣椒面不可能掉色。
4.加點食用油。可以挖兩勺辣椒面在碗里,加點食用油放一會,若食用油變色就是染色辣椒面。
5.炒一下。把辣椒面單獨炒一下,如果冒煙還讓人打噴嚏流眼淚,那就是真辣椒,如果只有煙,則是染色辣椒面。
“其實為了避免買到染色辣椒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購買整只辣椒,然后再磨碎。”賀菲說。 本版稿件由華商報記者 佘暉 采寫
什么是油溶紅?
答:一種工業染料,含有蘇丹紅4號,可致癌
油溶紅是一種工業染料,主要用于鞋油、地板、蠟燭等工業產品的染色,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檢測認定,蘇丹紅4號是油溶紅的主要成分,含量為53.2%。蘇丹紅,是一種工業染料,分為1號、2號、3號、4號。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蘇丹紅4號列為三類致癌物。比起蘇丹紅1號、2號、3號,4號顏色更紅毒性更大。人體吸入過多會造成組織缺氧,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受損。
“色素椒”到底是什么?
“深喉”:里面添加了油溶紅
在調查過程中,華商報記者始終沒有看到焦某及工人向辣椒面中添加油溶紅,但為何在辣椒面中檢出了油溶紅的主要成分蘇丹紅4號呢?
“深喉”表示,焦某絕對不會在外人面前,明目張膽地添加油溶紅。“‘色素椒’只是個幌子,是為了應對相關部門的日常檢查。”
“深喉”說:“現在質監等部門對于辣椒中添加油溶紅查得非常緊,任何一家辣椒加工廠都不會明目張膽地添加。其實焦某早在‘色素椒’被加工成粉末的過程中,就已在‘色素椒’中添加了油溶紅,這一添加過程會很隱秘一般人很難看到。”
“深喉”說,“色素椒”本身也比較紅,即使摻混了油溶紅,在不使用專業儀器及檢測方法的情況下,單靠肉眼很難分辨出“色素椒”中含有油溶紅,將其摻入普通辣椒面后,普通辣椒面自然會被染色了。
為什么要加入食用油?
答:蘇丹紅4號只有遇到油才會溶解
具有第三方獨立檢測資質的西安康派斯質量檢測公司食品室主任賀菲介紹,油溶紅中所含的蘇丹紅4號,是一種親油脂性偶氮化合物,其遇水不易溶解,只有遇到油脂后才會溶解,這也是為何一些非法辣椒加工廠,在給辣椒面中添加油溶紅后,還要添加食用油的原因,“就是為了通過食用油讓蘇丹紅充分溶解,與辣椒面更好地融合,起到染色的作用。”
該廠加工的辣椒面有多少?
老板:一年能出約20萬斤貨
樣品中檢出了蘇丹紅4號,那這家加工廠的產量能有多少呢?據老板焦某說,他所加工的辣椒面,除了興平當地的一些食品加工廠在用外,貴州、西安等地也有客戶。
雖然辣椒加工廠的規模不大,但手續齊全銷量還不錯,焦某介紹:“我這個廠子,一年能出大約20萬斤貨,能掙個十多萬元,除去亂七八糟的手續費,一年凈落到手里的錢也就五六萬元。”
辣味醬腌菜、鴨蛋等都曾發現過“蘇丹紅”
早在1995年,“蘇丹紅”就已經被認定具有致癌作用,1996年出臺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不允許把蘇丹紅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但蘇丹紅作為一種嚴禁在食品中出現的工業原料,一直沒有真正徹底遠離我們的餐桌。特別是在2005年,中國人更是談“紅”色變。
當年2月,英國公布了400多種可能含有蘇丹紅的食品清單,并下令召回。隨后,我國各地質監部門加強了對含有蘇丹紅食品的監管。在全國展開專項檢查后發現,30家生產企業的88種食品及添加劑含有蘇丹紅。被檢測的產品包括辣椒油、辣椒醬、辣味醬腌菜、辣味方便食品及其生產原料,包括肯德基等洋快餐的部分食品,亨氏美味源的辣椒制品等均被相繼發現含有蘇丹紅一號或四號。
2006年11月,蘇丹紅又一次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
北京市場上發現的河北產的“紅心鴨蛋”中,涉嫌違規添加了含“蘇丹紅四號”的油溶紅。隨后,各地緊急查處“紅心鴨蛋”。北京、廣州、河北等地相繼停售“紅心鴨蛋”。
來源:華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