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徐州泉山區的一家牛肉面館發生食物中毒事件,27名食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
7月13日,徐州政府相關部門通報稱,一面館發生27名食客集體食物中毒事故,系面館老板誤將亞硝酸鹽當味精,暫時排除有人惡意投毒的可能,該老板已被警方控制并展開調查。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鐘凱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國家明令禁止餐飲單位使用亞硝酸鹽。7月14日,徐州市政府門戶網站發布消息稱正在開展餐飲服務環節禁用亞硝酸鹽的專項檢查活動。
27人食物中毒,其中一人為孕婦
7月10日下午,徐州泉山區的一家牛肉面館發生食物中毒事件,27名食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如嘴唇發紫、頭痛、頭暈、嘔吐等。經礦山醫院檢查診斷,系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醫院立即組織醫護人員展開救治。經吸氧、催吐洗胃等治療。
27位中毒者中,還有一名31歲的孕婦婁女士,她稱吃了幾口后就感覺不舒服,剛開始還以為是懷孕引起的就沒有多想,但十幾分鐘后就開始嘔吐,頭暈,家里的孩子吃了面條不久也出現了嘴唇發青的情況。
礦山醫院的醫生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當時醫院收治的27位中毒患者中4名較嚴重,被收治在icu。7月13日時,已有3名患者從icu轉入普通病房,尚有1人還在繼續觀察,這位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基本排除生命危險。
系誤用亞硝酸鹽,暫時排除有人惡意投毒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鐘凱告訴澎湃新聞,早在2012年6月,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曾聯合發布公告,禁止餐飲服務單位采購、貯存、使用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食品生產企業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亞硝酸鹽的,應當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的使用范圍、用量和殘留量。
為何這家面館老板會違反禁令使用亞硝酸鹽?老板稱亞硝酸鹽是別人推銷給他的,平時沒有用。這次是把誤把亞硝酸鹽當做味精加入到面條中。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孫京新表示,雖然亞硝酸鹽是粉末,味精是晶體,但在實際情況中確實很容易混淆。
目前,這名面館老板已被警方控制,警方也已暫時排除這次食物中毒事件系有人惡意投毒的可能。泉山區政府部門相關人士表示,針對這次食物中毒事件的患者,前期治療費用無須自己承擔由政府部門支付。
7月14日,徐州市政府門戶網站于發布消息稱,徐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自7月11日起在市管餐飲單位組織開展為期20天的餐飲服務環節禁用亞硝酸鹽專項檢查工作。
亞硝酸鹽常見于熟肉制品
亞硝酸鹽是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主要指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是一種食品添加劑,使用了亞硝酸鹽加工的食物,尤其是熟肉制品會特別鮮亮,并能延長保質期。但是亞硝酸鹽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嚴格規定了安全使用量。
鐘凱告訴澎湃記者,亞硝酸鹽在食品加工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5g/kg,殘留量以亞硝酸鈉計為小于等于30毫克每公斤,1-5克為人體致死劑量。亞硝酸鹽中毒的表現主要是口舌和指甲紫紺、頭暈、嘔吐、胸悶、呼吸困難等。一旦中毒后,患者應盡快催吐、洗胃,并立即送醫或呼叫急救人員。
因亞硝酸鹽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已經發生過多起。孫京新告訴澎湃記者,“中毒主要是因為小攤販、小餐館、工廠違規或過度使用亞硝酸鹽,沒有把握好量。”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