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吃不起,長期吃外賣擔心不健康,自帶午餐又怕變餿。午餐時間還沒到,就開始糾結去哪吃。作為每天坐在寫字樓中的你,是否也是這樣的午餐“糾結者”?近日,職業社交網站天際網發布《中國職場人午餐危機指數》顯示,湖南過半的職場人不滿意自己的午餐現狀。
調查
過半湖南職場人不滿午餐現狀
參與此次調查的總人數為130萬,其中有近5萬名湖南職場人。全國總體數據顯示,對午餐現狀表示“不滿意”的職場人高達8成。與之相比,湖南的數據要低一些,有52.31%的人表示“不滿意”。
“午餐是一天三餐中最糾結的一餐。”李女士是五一大道一家貿易公司的員工,她說,剛到這邊工作時,出于價格考慮,總是會毫不猶豫地叫外賣盒飯。然而,時間一長,她感覺每吃一次,肚子就會難受一次。她擔心油不干凈,就時不時叫上同事一起去餐廳吃,但價格又太貴,“一餐就要三四十塊錢,真是吃不起。”
和李女士一樣,在芙蓉廣場附近工作的劉女士也是午餐“糾結者”。冬春季節,她每天晚上提前把飯做好,第二天帶到辦公室當午餐。然而,她在網上看到,隔夜飯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對身體有害。加上夏天飯菜容易變餿,她只好選擇在外吃。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最令湖南職場人糾結的不是“午餐吃什么”,而是“午餐去哪兒吃”。糾結之后,58%的人還是會選擇在便利店吃快餐或叫外賣。
花費
近半在10元至15元之間
糾結午餐去哪吃的職場人,經常在午休時段到處覓食。調查顯示,湖南有66.17%的職場人午餐用時占掉午休時長的一半以上。
“不能太糾結,要不然轉悠一下,都沒多少時間午睡了。”昨日中午12時許,在五一大道湘域中央商務廣場,王先生和幾個同事急匆匆地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催促著身后的同事。他希望自己辦公室旁邊就有一家價格合適、飯菜衛生的飯店。
調查數據顯示,45%的湖南職場人日常午餐價格在10元至15元之間,39%的人在15元至20元之間,8.5%的人在20元以上。在這一方面,廣州的午餐價格在國內相對較高,40.8%的人在20元以上。在企業餐補標準的調查中,湖南55.64%的職場人表示自己的單位沒有餐補,其他有餐補的人大多在每月200元以下,每月在200元以上的不到一成。
愿望
企業或寫字樓開設食堂
“要么價格貴,要么菜樣少、難等,要么衛生得不到保證。”說起對午餐的不滿,在五一大道某寫字樓上班的謝女士和同事有吐不完的槽。調查顯示,大家不滿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午餐衛生、就餐環境、營養搭配、價格、時間成本等方面。
針對這個問題,64.01%的職場人認為解決午餐危機的根本辦法是企業或寫字樓開設食堂。記者走訪調查了解到,劉先生所在的長沙某物產股份有限公司就開設有員工食堂。公司會定期為他們充卡,當作午餐消費,劉先生對于午餐問題沒有很多困擾。但是,66.2%的湖南職場人表示,自己所在的企業和寫字樓沒有配置食堂。
長期關注職場生態的專家雷明認為,政府、社區和寫字樓物業應該為此共同努力。比如政府出臺相關規定,讓員工餐廳成為商務樓宇的“標配”,并對員工餐廳的食品安全和出品質量進行監督。寫字樓密集的社區可以編制職場人用餐資訊指南,將資質有保證的午餐場所盡可能搜羅齊全,給職場人提供全面的信息。如果寫字樓暫無員工餐廳,但有不少餐飲機構入駐,物業應加強溝通,建議餐飲企業建立職場人“食堂”。(記者 聶映榮 實習生 鄭月)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