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網消息(記者 冉倩婷)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發布上半年成都市cpi調查報告,2014年上半年,成都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保持低位運行態勢,1-6月累計上漲1.3%,處于溫和可控區間。同時,水果成為食品消費中的“奢侈品”,蛋類價格則因多種因素在上半年出現劇烈波動。
肉、菜主導上半年cpi波動 水果成“奢侈品”
上半年,成都市食品類價格走勢平緩,呈現低位盤整態勢,食品價格累計上漲2.4%,對cpi影響程度為68.3%。其中,食品類中豬肉、蔬菜表現“搶眼”,對價格趨勢影響明顯。今年以來,成都市豬肉價格繼續保持2013年四季度下跌趨勢,呈現全產業鏈下跌,從調查數據看,上半年豬肉價格累計下跌5.7%。上半年,各蔬菜主產地均獲豐收,蔬菜種植面積相對擴大、產能明顯增加等因素導致成都市蔬菜價格持續低迷。6月初,隨著成都本地蔬菜生產淡季和雨季的到來,“菜價低”這一情況有所緩解。
報告顯示,水果已經成為成都市食品消費中的“奢侈品”。上半年,鮮瓜果價格同比上漲18.4%。近年來,成都市的水果價格一路上漲,主要原因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注重飲食營養結構,水果消費明顯增加;各種成本增加轉嫁,如流通費用、人工費用、房租價格、攤位費等;水果普遍生產周期長,在資金投入和品質更新方面時間相對更長。同時,今年部分水果還出現減產現象。
農業有序生產、加強環節管理亟待進行
根據上半年成都市cpi走勢,以及成都市目前豬肉、蔬菜價格變動特點,考慮到國際形勢可能帶來的石油價格影響、國家可能出臺的提高收入政策帶來的居民購買力增加等因素,在國家不出臺大的調價措施、不發生較大自然災害等情況下,預計2014年成都市全年cpi在103.0以內。
在cpi調控方面,根據調查結果,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認為應該均衡政策配套,有序推進農業生產,同時加強環節管理,縮小肉、菜田間與市場價格比。
調查報告分析,今年以來,成都市蔬菜離地價格持續低迷,前期大白菜、白蘿卜、萵筍、蓮花白、花菜等離地價均較往年同期大幅下跌,且低于蔬菜生產成本,部分區縣甚至出現將大面積成熟蔬菜就地覆田情況,農民損失慘重,呈現“菜賤傷農”現象。但同時,零售市場并未同步反映。成都市零售市場蔬菜同時段零售價格仍然保持較高價位,田市價格存在較大差異,出現“菜賤不惠民”現象。
分析認為,成都市相關部門應采取措施,充分發揮政府在肉、菜價格形成中可發揮作用,加強流通環節管理,理清流通渠道,通過種養植規劃指導、暢通需求信息、保險托底收購、公益菜市引導、農市對接試點等,統籌協調各方價格,縮小田市價格比,達到“保證供應、農豐民惠”民生要求。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