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一向被認為是進補的最佳時節,因此,當一些患者在炎熱的夏季頻頻出現腰膝酸軟等腎虛癥狀時,總是拿不定主意到底該不該補。夏季是否真的只能與進補“絕緣”?
夏天氣溫驟升,一不小心就上火了。人們常常認為補腎就會上火,所以即使腎虛,也不敢隨便補。其實,夏天是可以補腎的,關鍵在于選好藥材。如今已知的補腎藥材很多,有大燥大熱的各種鞭類藥材,也有性溫不燥的鹿尾,更有功效強勁的冬蟲夏草……選擇不上火又有效的藥材才是上上之策。
腎虛分陰陽治療要對癥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春夏養陽,夏天是一年中人的陽氣最旺的時候,此時最重要的就是養護人的陽氣。夏季并非完全不能進補,對于確實有腎虛癥狀的人來說,夏季同樣可以補腎,但補腎最關鍵的是要區分陰陽,如果補得不對,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李桂明表示,一般來說,腎虛分為腎陽虛、腎陰虛兩種。其中,腎陽虛的人通常容易感到疲勞,手腳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有些女性在大熱天里手腳也是冰冷的,這種情況多為陽虛所致。”
腎陰虛的人則稍微有燥熱的癥狀,比如口燥、咽干等,有些人一補就容易上火,這種情況多為陰虛所致。
偏陽虛常煲些湯
一般偏陽虛的人都比較胖,冬天怕冷夏天怕熱,自汗多,因此,即便是在夏天,也應當多喝點熱湯和熱粥,比如蘑菇湯、雞湯、排骨湯、魚湯等,可吃得偏咸些,這樣避免傷及胃氣。要少吃些生冷油膩的食物,避免傷及脾胃。
在水果方面,唐博祥建議,偏陽虛的人可多吃點熱帶水果,包括芒果、菠蘿、提子、荔枝、枇杷、榴蓮等,對補充氣血、活絡經脈都有益處。對于寒性的水果,如梨等,應適當少吃或不吃。偏陰虛多喝帶果料酸奶
如果形體偏瘦,平素食量較少,那么就可能是偏陰虛的體質了。偏陰虛的人需要多吃一些滋補的東西。中醫認為,補陰經的食物包括牛羊肉、海鮮之類。此外,面食也有滋補真陰的作用。
偏陰虛的人要少吃“上火”的水果,也就是前面所講的熱帶產品,而應當多吃些西紅柿、西瓜、黃瓜以及帶葉的蔬菜等,達到人體的平衡。
天熱可適當吃些酸和咸
人們在夏季出汗較多,陽氣容易受到損傷,因此在這個季節可以適當吃些酸味和咸味的食物,比如李子、楊梅等,水果的酸味可以起到一定的收斂作用,使人的精氣不致太過耗散。而咸味食物則可以幫助我們補充因出汗失去的鹽分。
夏季暑熱重,煲湯時可適當放些薏米或赤小豆,能起到很好的祛濕作用。冬瓜薏米煲水鴨就是一款非常適合在夏天飲用的湯水,因為”鴨子可以養陰,薏米可以祛濕“。此外,白鯽魚煲赤小豆、薏米煲豬骨頭也是適合大眾的夏季湯水。
至于不少年輕人在夏季常喝的涼茶、冷飲,李桂明建議也不要喝太多,在天氣特別熱,或出現喉嚨痛等不適癥狀時,可適當喝一些涼茶。但這些苦寒的食物既傷脾胃又傷陽氣,并不適合天天吃。
不少廣東地區40歲以上的女性,體內濕和淤較重,這類女性在補腎的同時還要注意活血祛淤。很多市民都知道天氣太熱時要清熱祛濕,但手腳總是冰冷的女性在夏季尤其要注意不能吃得太過寒涼。
身體較好的年輕人夏天可選擇用苦瓜、黃豆一起煲豬骨頭。但由于苦瓜是涼性食物,因此這款湯水并不適合手腳冷的女性或脾胃不好的老年人長期飲用。“他指出,手腳冰冷的女性或老年人吃苦瓜時最好炒著吃,再放一些生姜,這種做法不會像直接用苦瓜用來煲湯那么涼。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