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米、送油、送雞蛋,免費的健康知識講座變成保健品推銷會,這種針對老年人的推銷活動早已不新鮮。然而,最近有成都市民卻向本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反映:人們所熟知的健康知識講座,最近又有了新花樣,打出了一些令人迷惑的“新概念”,老人們一不小心,花費很多錢買到的不過是一種“新資源食品”。
什么是新資源食品?它和保健品有什么不同?記者展開了調查采訪。
疑問:花萬元買藥竟買來一堆“食品”?
按照市民提供的信息,7月10日早上6點半,記者來到位于西南交大附近的一酒店,只見酒店大廳里已經坐滿老年人,粗略估計有近300人。當時室外大雨如注,卻不時有老人進入,一位女性工作人員把免費雞蛋送給到場的老人,一男子則已經開始了“講座”。
男子親切地稱呼這些老人為“爸爸媽媽們”。暖場之后,他開始介紹廣州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蜂膠軟膠囊”,號稱其不僅“能從根本上清理體內心肝脾肺膽腎的毒素,治療皮炎、腳氣”,“堅持服用8到12天,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指標統(tǒng)統(tǒng)都要降下來”。在場的多名老人告訴記者,健康講座已經開展了4天,每天早上固定在6點半到7點半,如果早到有免費的雞蛋拿,講座還要持續(xù)一個月。
一名75歲的江大爺說他不止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都是“先免費送,然后賣產品。現(xiàn)在打著公益講座的旗號、實際兜售保健品的活動簡直太多了。”他向記者展示了他從一次所謂“回饋會”上購買的產品:8份云南古之極營養(yǎng)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瑪咖黃精片”,共計2.8萬元。由于感覺不到效果,江大爺要求退貨。“在我三番五次的強烈要求下,他們才為我辦理了3份產品共計1.05萬元的退貨處理。”
記者隨后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數(shù)據(jù)查詢平臺上發(fā)現(xiàn),云南古之極營養(yǎng)品有限公司獲得的生產許可證號僅僅是食品類的糖果制品。記者致電售出的公司,對方稱自始至終沒有宣傳其為“保健品”,只是一種新資源食品。
得知自己花了上萬元只買了一堆食品,江先生感到氣憤:“他們宣講時說能治病,還能把中老年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現(xiàn)在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這不是騙人是什么?”
解答:新資源食品≠保健品
記者在成都市望江公園、牛沙路社區(qū)等地隨機采訪了十余名中老年人,他們無一例外地表示并不了解什么是“新資源食品”。
對此,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新資源食品對很多老年人是一種新概念,但這并不是新鮮事物,在去年5月31日公布的《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已將其修改為“新食品原料”,包括在我國無傳統(tǒng)食用習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或原有結構發(fā)生改變的食品成分以及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其中規(guī)定新食品原料不包括轉基因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
省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介紹保健品時夸大治療功效、把新資源食品包裝為保健品,這些行為都屬于虛假宣傳,是違法行為。”
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和省工商局同時提醒廣大民眾尤其是老年人,購買保健品時首先要辨別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是否有藍色草帽樣標志,標志下方是否有批準文號和批準部門,同時還可到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數(shù)據(jù)查詢平臺核實產品的生產許可、批準文號。其次,以專家講座、患者做證明的保健食品廣告均為違法宣傳,保健功能要以經批準的說明書為準。再次,保健食品的主要功效是增強免疫力、提高抵抗力,不具備治病療效,絕不能以保健食品代替藥品使用,以免延誤病情。
此外,由于新食品原料不是普通食品,消費者在購買和食用新食品原料時應注意其限量及適用人群。如果涉及到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民眾還可向屬地工商部門或者撥打12315進行投訴。如果是口頭虛假宣傳,應盡力做好錄音、錄像等取證行為,以便維權。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