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志》記載古時福州七夕乞巧,早在清時便已為“分豆結緣”所全面取代。當時“分豆結緣”,是福州“七夕”的特有風俗。此俗緣出郊區,后傳入城中。節日里,福州人相互贈送蠶豆,并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蠶豆談天說地,以作結緣紀念。七夕成為促進家人和睦、朋友緣深、鄰里友好相處的“結緣節”。平日,小孩、鄰里之間難免會磕磕碰碰,蠶豆一分,積怨便煙消云散了。
蠶豆的營養豐富,尤其是磷和維生素的含量比較高,為一般干豆所不及。據分析,在100克蠶豆中,含磷217毫克、胡蘿卜素0.15毫克、維生素b10.33毫克、維生素c12毫克以及其它營養素。蠶豆還是低熱量食物。100克蠶豆可產熱量為1444千焦,低于其它豆類。所以蠶豆是肥胖者減肥及患高血壓、高血脂的心血管系統患者的保健食品。蠶豆性味甘、平,益脾快胃,有通便消腫作用。用治小便不利、腎臟水腫等。
蠶豆皮性澀味甘,可利濕化滯,收斂醫瘡,并有逐風邪作用。蠶豆花性味甘平,具有收斂作用,止出血、白帶、咳嗽,并有收斂浮陽作用,用于頭暈目眩的高血壓癥。
蠶豆莢即蠶豆黑殼,有利尿、止血作用。蠶豆葉味苦、微甘,性溫,為止血劑,治一切出血。蠶豆莖即蠶豆梗,有止血、止瀉作用,治各種內出血、水瀉及燙傷。
蠶豆雖是一種食藥俱佳的食品,但在食用時也應注意,因蠶豆中含有一種叫巢菜堿甙的物質,能使人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即蠶豆黃病),一旦發生,應立即求醫治療,以防意外發生。
蠶豆的食用方法
是豆類蔬菜中重要的食用豆之一, 它既可以炒菜、涼拌,又可以制成各種小食品,是一種大眾食物,蠶豆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在日常食用的豆類中僅次于大豆,還含有大量鈣、鉀、鎂、維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種類較為齊全,特別是賴氨酸含量豐富。
蠶豆的菜譜大全
蠶豆羹
材料:主料:蠶豆500克,菠菜50克,櫻桃100克。豬油(板油)25克,冰糖50克,淀粉(玉米)50克
做法:1.將蠶豆入鍋煮沸熟,去外殼,用刀反復壓制成泥;2.豬板油切塊,熬成化油;3.冰糖用開水化開待用;4.菠菜壓榨出菠菜汁待用;5.白糖加水泡制出水備用;6.炒鍋洗凈置火上,鍋熱后入化油燒熱;7.下豆泥微火翻炒;8.待起沙時加入菠菜汁、糖水,打去泡沫,勾水淀粉成羹狀;9.裝入湯盆中,點綴上櫻桃即可。
功效:蠶豆羹屬于咽炎食療藥膳食譜之一,對改善癥狀十分有幫助。
蠶豆炒雞蛋
原料:蠶豆150克、雞蛋3個、蔥、姜、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1、將雞蛋打入碗內,放少許鹽打散,備用。2、炒鍋內放油,油五成熱時放蛋液,翻炒,稍微成塊即可,不要一直翻炒老了,盛出。3、炒鍋內放,油熱后放蔥花和姜絲炒香,加入蠶豆翻炒,加適量水稍微燜煮一會兒,蠶豆熟后放雞蛋,放適量鹽和胡椒粉,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蠶豆鯽魚粥
主料:蠶豆90克,鯽魚150克,茯苓30克,稻米30克,大蒜(白皮)30克,姜3克,鹽3克,植物油20克
做法:1. 將鯽魚去鱗、鰓及內臟,洗凈;2. 起油鍋,放下鯽魚,煎香鏟起;3. 蠶豆、茯苓、生姜、大米洗凈;4. 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時,再放入大蒜,煮十分鐘,調味即可。
蠶豆素蝦仁
主料:蠶豆300克,糯米粉100克,雞蛋清50克,鹽4克,姜5克,料酒8克,白砂糖3克,胡椒粉3克,香油5克,淀粉(玉米)4克,雞精2克,植物油20克
做法:1. 將蠶豆去皮放入熱油中劃熟撈出;2. 姜洗凈切末待用;3. 取一器皿放入雞蛋清、糯米粉、胡椒粉、雞精,拌勻搓成小細條再捏成蝦仁狀,用開水燙熟撈出,放入涼開水中待用;4. 坐鍋點火倒植物油,油溫四成熱時,倒入姜末炒出香味,加入料酒、蠶豆、鹽、白糖、胡椒粉、高湯;5. 待鍋開后放入蝦仁,用水淀粉勾薄芡,淋入香油,炒勻裝盤即可。
蠶豆的藥用價值
蠶豆皮性澀味甘,可利濕化滯,收斂醫瘡,并有逐風邪作用。蠶豆花性味甘平,具有收斂作用,止出血、白帶、咳嗽,并有收斂浮陽作用,用于頭暈目眩的高血壓癥。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