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于小姐去朝暉附近的賣場轉悠,看到味全新上市的低糖乳酸菌斷貨了。促銷員說,斷貨好幾天了,“天氣熱,乳酸菌飲料賣得比牛奶、酸奶都要好,小孩子和小姑娘都喜歡買來喝,加上還有買一送一的促銷,賣得就更快了,特別是到了周末,備貨很快就賣光了。”最后于小姐買走了和“養樂多”包裝相似的一款桐廬產乳酸菌。記者諸逸文
冷藏乳酸菌飲料又火了
大部分80后對乳酸菌飲品其實并不陌生,娃哈哈ad鈣奶、樂百氏、太子奶這些小時候常喝的酸酸甜甜的果奶,其實都是常溫的乳酸菌飲品。后來,其他新奶品大量出現,特別是花色繁多的酸奶,搶占了市場,乳酸菌飲料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今年夏天,乳酸菌飲料打著“活菌”的旗號又殺回來了,不少白領就餐后都喜歡買一瓶喝,以促進消化。
記者走訪了幾家超市以后發現,超市的冷柜幾乎被各種乳酸菌飲料占領了,不同品牌不同口味加起來有二十幾種。除了蒙牛、伊利、光明、味全、養樂多等大眾品牌以外,還有浙江本地產的乳酸菌品牌,如吾尚、百樂滋等。這些飲料的包裝各異,大瓶的有340毫升、350毫升、435毫升,小瓶的有100毫升、108毫升。超市冷藏柜的促銷人員說,“小瓶裝的大多數是今年新推出的。”
品牌五花八門,但是這些乳酸菌飲料價格都差不多,大瓶裝的價格在6元左右,單瓶的小包裝價格在一兩元之間。仔細查看配料表可以發現,各品牌所用的菌種也不同,味全、蒙牛和養樂多的乳酸菌飲料標示用的都是干酪乳酸桿菌,光明等則標示混用了保加利亞乳桿菌、嗜熱鏈球菌、雙歧桿菌和嗜酸乳桿菌等多種菌。
乳酸菌飲料銷量趕超碳酸飲料
華潤萬家超市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七月份,各種品類乳酸菌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這樣的銷售成績,與味全等品牌積極展開的促銷活動也有一定關系。
世紀聯華負責冷藏奶的采購主任陳海松說,今年以來,乳酸菌的銷量增長非常快。“與去年同期相比,銷量增加了18%,賣得最好的就是養樂多和味全,占據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味全是做乳酸菌的老品牌了,喜歡這個口味的消費者很多,大瓶的喝起來很爽。”陳海松說,他們已經開始與本地的一些乳酸菌企業對接,準備本地直采。
就今夏的銷售數據來看,乳酸菌的銷售量甚至趕超了夏天的飲料之王碳酸飲料。陳海松說,碳酸飲料在超市的市場份額減少,主要是受到了網購的沖擊。“網上買碳酸飲料,還直接配送到家,不用自己扛回家,但是乳酸菌飲料則不同,它與冷藏液態奶一樣需要專業的冷鏈來配送。”
陳海松還說,現在廠家在鮮奶、酸奶上投入的促銷成本相對較少,主力放在乳酸菌上。“前幾年很火的老酸奶、大果粒酸奶今年已經不怎么流行了,企業希望找到新的增長點,乳酸菌正好切中了中產階級的消費習慣。”
乳企搶灘乳酸菌飲料市場
最早做乳酸菌飲料的日本養樂多,2001年進入中國時,日上市量不足10萬瓶,今年4月,養樂多的日均銷售量突破200萬瓶。據日本媒體報道,養樂多公司近日宣布,在中國江蘇省無錫市成立的“無錫養樂多公司”已開始興建工廠,計劃2015年6月投產,初期每天生產80萬瓶乳酸菌飲料,在2015財年內把日產量增至158萬瓶。
養樂多迅猛的發展勢頭刺激了其他乳品企業。除了光明、伊利、蒙牛這些乳業巨頭,浙江的企業也開始加戰乳酸菌飲料市場。尼爾森中國零售研究人肖瀟介紹說,中國2013年比2006年酸奶消費增長了3.5倍,乳酸菌飲料增長了9倍。吾尚的相關負責人透露,從2013年開始,吾尚的乳酸菌有了爆發式的增長,去年他們做了一億銷售額,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翻了一番。廠址設在金華武義的百樂滋,今年的銷售成績也不錯。
“乳酸菌飲料市場起步較晚,消費者認知不充分,市場培育還在繼續。相比于傳統乳飲料,乳酸菌飲料的生產工藝、冷鏈配送要求更高,更加考量企業的研發和推廣能力。”杭州味全冷藏事業部的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