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臺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針對便利商店、超市、大賣場等場所的包裝飲用水水質抽驗結果。共抽樣37件包裝飲用水,分析其中24件包裝飲用水發現,其中10件水源皆為“自來水”,比率高達41.7%。另外,“特惠牌純水”被檢出大腸桿菌群。
臺北市衛生局這次共針對便利商店、超市大賣場、加水站及制造工廠等,進行包裝飲用水水質檢驗及標示檢查,并特別針對餐飲業者提供顧客的飲用水進行檢驗,抽樣37件,只有1件不符規定,不合格率2.7%。
但值得注意的是,衛生局分析其中24件包裝飲用水發現,其中10件水源皆為“自來水”,比率高達41.7%,許多消費者可能不清楚,自己花錢買水的水源其實是自家也有的自來水。
臺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邱秀儀表示,不合格的“特惠牌純水”被檢出大腸桿菌群,而標準是不得被檢出,衛生局已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要求業者將同批違規產品回收、銷毀,不得銷售。
邱秀儀指出,大腸桿菌群、綠膿桿菌、糞便性鏈球菌是評估水源水質制造配送過程的衛生指標之一,數量過高表示水源水質可能不潔,或在制造、儲存、取用過程中器具、容器、包裝或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狀況不佳而遭受污染。
另外,衛生局也針對24件包裝飲用水工廠的桶裝水及市售包裝飲用水產品標示進行了檢查,結果2件未標示水源地不符規定,不合格率8.3%。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