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大群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促進職能部門監管責任和食品藥品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在全縣進一步形成食品藥品安全齊抓共管、社會共治的濃厚氛圍,本期特刊發食品藥品安全專刊,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靜海是一個食品藥品大縣,獲證食品生產企業259家,蔬菜種植面積9.7萬畝,食品經營單位3574家,獲證餐飲單位749家,生豬屠宰企業4家,奶站18個,藥店207家,存欄5000只以上的肉雞養殖戶600多家。
為全面提升靜海縣食品藥品安全整體水平,按照市食安委的統一部署,在全縣開展食品安全5210工程和藥品安全6103工程建設活動(即“放心饅頭、放心豬肉、放心菜基地、放心奶、放心餐館、放心肉雞、放心豆制品、放心食品店、放心藥店”等放心食品藥品系列工程建設)。通過開展放心食品藥品系列工程建設,構筑政府監管、企業負責、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群眾參與的放心食品藥品工程體系,讓放心食品藥品走進千家萬戶,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主要做法是:
——查打建一體。全面開展食品藥品安全隱患排查。2013年以來,各部門排查食品藥品企業近9000家次,鄉鎮協管員排查出租房近500家,對排查出的180余處隱患進行了整改。加大案件查辦力度。縣食安委各部門依法查處食品藥品案件368起,罰款135.75余萬元。大力推動食品安全5210工程和藥品安全6103工程建設。建成放心蔬菜基地2.6萬畝,年生產放心蔬菜26萬噸; “放心肉雞養殖示范基地”18個,實現年出欄放心肉雞400萬只;全縣4家屠宰企業全部簽訂了《天津市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安全生產責任書》,年生產放心豬肉約7.7萬噸;經過嚴格審查、篩選,評選出放心食品店18戶;建成放心饅頭生產企業2家,日產30萬個放心饅頭;放心乳制品生產企業1家,加強生鮮乳源頭管理,年度生鮮乳抽檢,經檢測樣品各項指標符合質量安全標準;對餐飲單位完成動態信譽等級評定732戶。
——統分協結合。縣食安委協調各部門統一開展大型專項治理工作,制發相關文件43件,召開協調會議19次,開展全縣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16次,各部門按照要求并結合實際積極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如,今年鹽政執法隊查辦案件25起,沒收私鹽92.34噸;縣衛生局拆除餐飲單位插管井173口。開展了聯合執法活動,成立了聯合執法隊,研究制定了《聯合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活動相關工作制度》,組織了20次聯合執法,取締黑窩點33個。
——點線面結合。深入推動三級網絡建設,發揮協管員作用,在王口鎮、大邱莊鎮分別召開食品安全會議,交流工作經驗,參觀、考察、學習、推廣這兩個鎮的先進經驗。積極探索三小企業的監管,下發了《關于明確“三小”食品安全監管主體,落實監管責任的通知》,積累三小企業的監管經驗。研究制訂了《鄉鎮食品藥品協管員管理辦法》和《農村聚餐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基層協管員作用,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推進放心藥店建設
保障群眾用藥安全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靜海分局為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自2013年開始大力推進藥品安全監管“6103”工程建設,全面提升藥品零售企業的質量管理和服務水平,保證藥品質量,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嚴格制定了藥品零售企業量化分級管理(放心藥店)等級評定標準。 評定標準涵蓋五個部分39項,對參評藥店設定了4個級別。為準確掌握量化標準,召開了“量化分級”工作動員培訓會。對所有藥品零售企業的負責人和質量管理人員進行了評定方案、評定步驟、評定方法、評定標準等方面的培訓宣傳。通過培訓,使企業的質量管理人員對量化分級工作有了全面詳細的掌握,對評定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增強了守法和自律意識,激發了企業對量化分級工作的工作熱情與主動性。
在量化分級工作中,堅持評級工作與日常監督相結合、與服務相結合、與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相結合。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對企業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主動提出建設性意見,督促企業投入資金進行硬件設施設備改造。對209家具有提出申請資格的參評藥店全部檢查完畢。其中,b級企業 63家、c級141家、d級4家,無等級企業1家。經市局復查,靜海縣4家藥店被評為a級藥店(放心藥店),并對評定結果向社會進行了公示。目前,按照市局統一部署,制作了統一的量化等級標示牌,對各藥店進行了授牌并懸掛。
實施放心肉雞工程
建立全程追溯體系
靜海縣以全面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為核心,以強化肉雞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制度化、質量監管信息化和強化肉雞屠宰企業建立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為主要內容,全面實施放心肉雞工程。
縣畜牧部門在實施放心肉雞工程建設中,從養殖到市場的全程監管中設立了三個關鍵控制點,嚴把三關:一是在養殖環節推廣標準化生產、加強產地環境監測、違禁品及獸藥殘留監測,把好第一道關口;二是在屠宰加工環節加強監管,產品出廠前開展質量安全檢測,產品包裝加貼標識,把好第二道關口;三是市場環節實行準入制度,堅持索證索票,建立經營臺賬,把好第三道關口,從而實現從生產到市場的全程質量監控。2013年,完成了放心肉雞工程的規劃和設計。2014年,全面啟動放心肉雞基地的建設、提升和改造,以肉雞專業合作組織為龍頭,以強化肉雞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制度化、質量監管信息化、質量可追溯為主要內容,建設50個放心肉雞養殖基地,在每個養殖場配置1名質量安全內檢員,負責養殖基地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和管理;建設縣級檢測站1個(掛靠在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鄉鎮級檢測點14個,實現年出欄規模達到1000萬只,質量安全檢測5批次,合格率達100%,產地檢疫合格率為100%。
抓好放心餐館建設
保障群眾飲食安全
自2012年以來,縣衛生局不斷推進食品安全放心餐館工程建設工作,始終堅持“監管責任明確、監督網絡清晰、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培訓指導”的原則,不斷提高餐飲服務單位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強化餐飲單位認真落實“一個承諾、兩個備案、三個公示、四道關口、五項專管、六個強化”要求。組織衛生監督員根據放心餐館評定標準開展動態評定,評定內容包括許可證和健康證持有、索證索票管理、庫存食品管理、加工過程衛生、生熟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存放和使用、餐具消毒保潔及餐廚廢棄物處理等10個方面30余個小項,評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并根據其動態評定等級實施每年2至8次不等的常規監督;對不及格單位通過“一指導、二約談、三處罰”的形式督促其整改。同時,積極開展放心餐館示范街建設,充分發揮其引導輻射作用,帶動周圍餐飲企業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自2012年放心餐館工程建設實施以來,縣衛生局共組織開展放心餐館動態評定7000余戶次。目前,全縣共有放心餐館816家。其中,優秀167家、良好518家、一般131家。100%張貼了放心餐館笑臉標識,引導消費,真正做到放心消費看笑臉,笑臉餐館更安全。
讓廣大市民吃上放心肉
靜海積極開展放心豬肉工程建設,切實提高豬肉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讓廣大市民吃上放心豬肉。
據了解,放心豬肉工程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健全各項制度,規范屠宰行業管理。
——制定了監管“紅線”,所有定點屠宰企業不得屠宰、加工、銷售注水肉和病害肉,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其定點資格,實行一票否決。
——建立了溯源制度。生豬屠宰企業建立了企業臺賬,對全縣所有定點企業的生豬來源和屠宰檢疫檢驗情況進行登記備查。
——定點屠宰企業實行了無害化處理制度,對病害豬肉和不可食用部分進行焚化等無害化處理。
——建立了聯合誠信服務和安全承諾制度。
——建立了企業檔案管理制度。對所有有關法規、制度、文件、賬冊等進行檔案式管理。
——建立了日報制度。每天每個定點屠宰企業的屠宰數量、價格、生豬來源都及時登記、匯總并上報。
(二)突擊執法,開展多環節監管。
縣商務委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針對管理各環節開展執法檢查。同時,生豬屠宰管理相關部門還不定期組成多部門聯合執法,對私宰嚴重的重點區域開展突擊聯合執法,對全縣生豬屠宰和肉品經營場所、攤點以及餐廳等肉品使用單位進行全面整治。今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20人次,巡查教育12個場點,對生豬私屠濫宰和販賣病死豬肉起到了懲戒作用。
(三)加強宣傳教育,調動群眾積極參與。
強化對定點屠宰場的管理,督促場點開展內部培訓,提高屠宰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員工業務技能。大力開展《食品安全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引導消費者主動選購合格肉品,自覺抵制私屠濫宰肉品,培養公眾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增強公眾生豬肉食品安全意識,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
構建安全衛生的主食供應體系
饅頭雖小,但與千家萬戶聯系在一起,就是事關民生的大事。靜海縣將放心饅頭工程列為惠民實事工程之一,在全縣構建起“安全、衛生、方便”的放心主食供應體系。
——示范帶動,加快放心饅頭基地建設。以縣內大型饅頭生產企業為依托,通過政府引導、資源整合,重點扶持新建、改(擴)建放心饅頭建設項目。加大投入,加快科技創新和裝備更新,改進生產工藝,在保證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做強做大放心饅頭生產企業。
——優化資源,推進放心饅頭網絡建設。發揮放心饅頭企業主體作用,以現代營銷理念為核心,加強市場調研,完善監測機制,建立以縣城為重點,覆蓋全縣的放心饅頭銷售網絡體系。要以現有“百貨”、“百業”銷售網點為基礎,建設一批放心饅頭直營店、連鎖店、銷售亭。同時,加強與大型超市、社區商務中心和信譽食品經營店的聯系,發揮食品市場社會資源優勢,采取加盟、合作等方式,擴大放心饅頭的銷售量和市場占有率,把饅頭銷售網點遍布全縣主要街道和各大型社區,確保百姓能夠就近買到放心饅頭。
——規范運作,加強放心饅頭品牌建設。大力開展放心饅頭標識認證工作,精心組織放心饅頭品牌提升活動,擴大知名品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靜海饅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鼓勵“放心饅頭”標準化、規范化生產企業積極注冊商標,創建知名品牌。
——規范監管,形成合力。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饅頭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督檢查。同時,由縣食安辦負責完善放心饅頭生產、配送和銷售網絡動態監管制度,定期組織各相關部門開展全縣性的主食品市場綜合監管執法活動,不斷加大饅頭等主食品市場的監管力度,使饅頭生產、配送、銷售逐步向標準化、規范化方向發展,確保饅頭等主食品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食品衛生安全。
建設放心菜基地保障菜籃子安全
為進一步確保蔬菜的質量安全,切實保障廣大群眾吃上放心菜,靜海縣計劃從2012年到2015年,建設放心菜基地4.5萬畝。截至目前,已完成建設放心菜基地2.6萬畝。其中,包括津美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生寶谷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超強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11個放心菜基地和大邱莊、陳官屯、中旺等6個監管鄉鎮。2014年,計劃建設放心菜基地1.6萬畝。確定了團泊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夢同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7個蔬菜生產基地和梁頭鎮、雙塘鎮、獨流鎮3個鄉鎮級監管部門,目前正在建設中。
在放心菜基地選擇方面,嚴格按照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條件標準的要求,選擇集中連片的,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的設施化蔬菜基地開展放心菜基地建設。凡是放心菜基地必須要達到無公害及以上產地的認定,必須是經過認證的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在日常監管方面,建立了市、縣、鄉鎮、基地四級監管體系,強化對農業投入品(化肥、農藥等)的執法檢查,投入品檢查年內不少于6次,通過日常宣傳(發放國家禁限用農藥標志板、宣傳畫)和執法檢查,嚴格控制國家禁限用農藥的使用。同時,加強菜樣抽查力度,菜樣抽查和基地菜樣自檢數目不少于6100個。加強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規范田間記錄和農事行為,加強對無公害企業規范使用無公害標志的監管,加強對市場上標稱無公害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檢查力度。
在營銷體系建設方面,一是加強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能力建設,全面提高其產業化和組織化程度,提高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二是積極推廣“市場+基地+農戶”、“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蔬菜直銷車等直供模式,減少中間環節。三是積極推廣 “可追溯系統”,換成通常的理解是電子身份證,也叫蔬菜的電子標簽。市民通過手機掃碼和短信等方式可以追溯到放心菜的品種、生產基地、生產日期等基本信息,做到生產信息可追溯。
通過4年的不懈努力,靜海縣要建設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管理制度化、處理商品化 放心菜基地4.5萬畝,年產優質放心菜36萬噸;基地內蔬菜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力爭滿足全縣人民對地產優質放心蔬菜的質量與數量需求。
打造標準化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
工商靜海分局為進一步提高流通環節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探索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營造廣大群眾滿意的食品消費環境。針對食品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不強、進貨查驗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實際,在不斷加強監管的同時,對打造規范合格食品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進行了積極探索,對經營效益好、責任心強的經營戶進行重點指導規范,制定了食品安全示范店認定方案、申請表和認定考核標準,連續兩年對12家規模大、信譽高的食品經營單位進行了靜海縣食品安全示范店的認定活動,對全縣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3年,根據天津市政府關于建立食品安全“5210”工程(即:5大體系、2個平臺、10大放心食品)的總體要求,根據市工商局制定的《天津市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建設實施辦法》(試行)和實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工商靜海分局制訂了縣級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工作方案,示范店條件包括:主體方面、硬件方面、管理方面等23項內容,嚴格考核,本著“成熟一家、發展一家”的指導思想,對40戶重點經營者 ,采取入戶指導、集中培訓、重點幫扶的形式。經過近一年的培育,最終18家驗收合格。
2014年,根據市政府20項民心工程和靜海縣10項民心工程的要求,按照市局進一步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的統一安排,該局領導班子繼續把這項工作納入重點工作日程,制定了具體方案,召開專題會議,作了具體部署,落實分工,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示范店創建工作。在總結去年示范店建設經驗的基礎上,今年創建活動將向鄉村延伸,提高農村食品消費安全,讓民心工程更加貼近百姓,對已上報41家擬申請縣級示范店進行培養和指導,對2013年已認定的5戶縣級示范店推薦參加市級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的認定,力爭至年底完成縣級40家、市級5家的認定工作。
食品安全示范店應當切實做到“四規范”:一是食品主體資格合法規范。食品安全示范店必須具有合法有效的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經營場所環境整潔。二是食品質量合格和入市退市規范。食品安全示范店應當認真執行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履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和進貨臺賬制度。及時清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發現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應當立即停止經營,并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三是食品經營行為合法規范。食品安全示范店應當按照保證食品安全的要求貯藏、銷售食品,嚴禁添加非食用物質或濫用食品添加劑。食品安全示范店的經營人員應當參加食品安全教育培訓,進行健康體檢,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食品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使用無毒、清潔的售貨工具。四是各項制度健全規范。建立健全健康檢查制度和健康檔案制度、自檢制度、質量管理制度、食品退市制度、應急處理制度、食品消費糾紛解決制度。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
放心奶工程從生產到消費層層把關
靜海為落實放心奶工程,為群眾食用奶安全把好關,實施了畜牧、質監、工商及衛生聯動的工作方法,把整個項目分解為“放心奶源”、“放心工廠”、“放心商店”和“放心餐飲”四個子工程。
畜牧部門通過建立健全生鮮乳質量安全部、市、縣三級監督抽檢、進貨查驗、黑名單通報等監管制度;積極推進養殖場牧場化改造進程,建立優質奶源基地;完善市級生鮮乳收購站監管信息平臺建設,提升全縣奶業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奶源基地建設。一是建立監管工作機制。二是完善制度。制訂了生鮮乳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等8項制度和生鮮乳收購、銷售、檢測記錄等10項記錄,使收購站日常管理制度化。三是強化監管技術培訓。組織全縣各奶站負責人、化驗員、質量監管員舉辦奶業法律法規培訓班3期,培訓120人次,印發宣傳資料1200份。四是扎實開展生乳整治。從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等環節,不斷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堅決取締未經許可的非法收購站(點),嚴厲打擊非法收購行為,規范生鮮乳收購秩序。通過集中督查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堅持生鮮乳收購站日常檢查、不定期巡查、每月抽檢等監管制度,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重點時段共開展集中檢查整治活動6次,其中聯合執法檢查4次,全年出動執法人員509人次。五是嚴格行政審核,嚴把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發放審批關。六是加強檢測,確保生鮮乳質量不出問題。全縣形成了部、市、縣三級抽檢,奶站自檢,企業復檢的生鮮乳質量檢測體系。全年完成部、市、縣抽檢生鮮乳樣品412個,企業自檢980個,檢測合格率為100%,實現了收購站全覆蓋。
質監部門扎實做好放心奶“示范乳制品廠”工程。落實乳制品生產企業的主體責任,開展乳制品生產企業“四提升”活動,即檢測能力提升、員工素質提升、追溯能力提升、生產條件提升。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的要求,加強對乳制品三聚氰胺、黃曲霉毒素m1專項抽檢。對乳品企業從原料到成品都實施嚴格的管理:嚴格控制奶源,保證牛奶的質量安全,對采購的原輔材料進行批批檢測,合格后方可收購。從生鮮牛奶進入奶倉開始直至包裝成產品,牛奶不與外界環境接觸,均在不銹鋼容器和管道中進行,避免了環境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在生產加工全過程有專人跟蹤,從原奶驗收、儲存、消毒、灌裝到成品入庫,每道工序都要取樣,到化驗室進行檢測,包括品嘗、感官、煮沸試驗、酒精實驗、酸度、脂肪、蛋白質等理化指標,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產品檢測,配備有氣相、液相色譜儀、冰點儀、原子吸收、原子熒光、乳脂快速檢測儀和抗菌素檢測儀等一系列乳品檢測化驗儀器。所有原料奶均經過近40多項指標的檢測和出廠15項指標的檢測。實施了月月監督檢查的方法,督促企業落實各項制度,并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實施了抽樣檢測,檢測合格率100%。
工商部門將放心奶工程建設融入日常監管,向日常監管要效果,使放心奶工程建設常態化,確保流通環節乳制品消費安全。一是嚴格主體準入。根據乳制品經營的相關規定,將乳制品經營單列為流通許可證的許可項目,獨立于預包裝食品之外,獨立核準,未經核準不得從事乳制品經營活動。二是強化主體責任,嚴把乳制品進貨關。乳制品經營者定期索要供貨商證明文件、資質證明,嚴格落實嬰幼兒配方奶粉批批索要檢驗報告制度,保證所經銷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是來自國家質檢部門公布的廠家屬于產品名錄的乳品。嚴格填寫《流通環節乳制品經營者查驗和記錄供貨者資質情況登記表》《流通環節乳制品經營者進貨臺賬登記表》并存檔備查;從事批發業務的乳制品經營者要按照《流通環節乳制品批發企業銷售臺賬登記表》中的項目要求如實填寫銷售記錄并存檔備查,所有記錄保留期限不得少于2年。三是加強日常巡查,把好流通環節乳品質量監督關。對乳制品經營者的監督檢查列為年度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工作,乳制品列為重點品種,每次巡查作為必查項,嚴格落實監督檢查責任。重點對經營主體資格、經營條件、制度落實情況加強督導。尤其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包裝、標簽標識和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相關進口證單等的監督檢查力度常抓不懈,確保乳制品質量安全。今年以來,工商分局幫助1607戶有乳制品經營資格經營戶建立健全了日常監管檔案,對959戶乳制品經營者進行了重點規范指導,對44個批次的液態奶(蛋白質、三聚氰胺)、15個批次乳粉(三聚氰胺)進行了快速檢測,合格率達到100%。對涉及投訴的一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了風險抽樣檢測,目前正在檢測中。
衛生部門把放心奶建設工程納入放心餐館建設之中,嚴格監管。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