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一家大型超市里,一款950毫升裝的大盒冷鮮奶現在正在促銷。在去年奶荒的時候,這款牛奶曾連續跳漲了兩次,從15.9元/盒漲到17.6元/盒,再漲到19.5元/盒,累計漲幅達到22.6%。而目前超市里這款冷鮮奶的促銷力度非常大,促銷期內價格為17.6元/盒。價格記錄顯示,這款產品自今年年初以來,在超市銷售時經常處于促銷狀態。
常溫奶同樣有折扣較大的促銷,一款250毫升×12包裝的新西蘭進口常溫奶,此前的售價為89.5元一箱,現在的促銷價為59.8元一箱,相當于打了6.6折。
夏天,奶牛產奶量少,價格一向比較堅挺,為何今年有如此大折扣的促銷?
這要歸結于,原料奶的價格這一年來仿佛坐上了過山車。從去年入夏開始迅速上漲,今年2月到頂,然后又進入近半年的下跌。在最近的一次全球乳制品拍賣中,貿易量最大的全脂奶粉成交價格已經跌破3000美元/噸。而上半年大量進口奶粉涌入國內市場,也壓低了國內的奶價,國內北方產區生鮮乳平均價格,最近跌破了4元/公斤。
在奶價下跌的時候,杭州有奶牛養殖戶發現,去年被搶奶的乳企踏破的門檻,今年冷清下來了。記者 胡軼笛 制圖 李本獻
國內國際牛奶價格持續下跌
商超貨架上這些打折促銷的牛奶背后,是原料奶價的持續下跌。根據農業部定點監測,7月份最后1周(采集日為7月30日),內蒙古、河北等10個牛奶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9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3%。自今年2月份以來,國內奶價已經連續6個月下降。另有數據表明,全國28個省市規模牧場的生鮮乳平均價格,已從最高點的4.88元/公斤下降到4.6元/公斤。
在國際市場上,8月5日進行的全球乳制品拍賣中,全脂奶粉價格再次下跌,下降至2725美元/噸,比7月下旬進行的上一次拍賣下降了11.8%,在今年2月份創下新高紀錄后,2月18日以來的12次拍賣活動,價格指數下跌的有11次。與去年10月份最高價格5208美元相比則下降了47.7%。
統計數據顯示,主要乳制品出口國(地區)經歷了去年的原料奶大幅減產或增幅回落后,今年國際主要奶粉出口國(地區)牛奶產量增長,并且增幅明顯高于往年,奶粉出口價格持續下跌。
奶價波動劇烈貿易商大量拋貨
“夏季是南方奶牛產奶的淡季,牛奶的產量會略顯不足,正常情況下,價格不應該一路向下。”杭州正興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樹生告訴記者,“但是目前進口奶粉價格實在太便宜,乳品企業采購廉價進口原料奶粉還原生產乳制品,這對市場的影響是比較厲害的。”
業內分析認為,去年由于國際供應短缺,奶粉價格大幅度上漲,同時由于國內的“奶荒”,不少企業和貿易商從國際市場大量高價搶購奶粉。此前,海關總署發布的2014年第8號公告顯示,今年1月17日,奶粉類進口申報數量就達到了14.47萬噸,觸發特保措施。據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5月,乳粉進口量為61.8萬噸,同比增長73.54%。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此前接受采訪時說,“許多貿易商在年初進口時的價格是40000元-41000元/噸,由于階段性的存貨積壓,考慮到資金壓力,開始低價拋貨,到6月中下旬,這部分拋售的原料奶粉價格大約跌到25000元-26000元/噸。”
由于進口奶粉價格更加低廉,不少國內乳企大量使用進口奶粉生產還原乳,減少了對國內生鮮乳的收購和使用,從而壓低了國內的價格。
如果按照最新的全球乳制品拍賣中全脂奶粉的成交價格核算,中國港口到岸價約為22000元/噸,折合原料奶2.6元/公斤,比全國28個省市規模牧場的生鮮乳平均價格低2元/公斤,便宜四成多,這將給國內生鮮乳價格形成更大的壓力。
“國內原料奶粉的價格,很大程度上是隨國際價格的變化而變化,這也反映出中國的原料沒有定價權。”王丁棉說。
乳企去年搶奶今年很淡定
“在經過去年的‘奶荒’以后,一些乳品企業和牧場之間,在今年年初也簽訂過一些收購協議,但整體奶價都下跌后,有些企業也扛不住降低了收購價。”杭州一家牧場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在‘奶荒’的時候,不少乳品企業在全國各地搶奶,那時候幾乎天天追在我們后面要奶。但到了今年,有些乳企很淡定,有些供應充足的就干脆不收了。”
廉價進口奶粉的大量進入,國內的乳業實際上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乳制品生產情況不樂觀,整體呈負增長,同比下降2.21%。其中,國產奶粉產量為54萬噸,同比下降6.64%;液體奶產量為937萬噸,同比下降2.48%。
“北方產區價格跌破4元/公斤,由于我國養牛飼料等成本較高,聽說北方許多牧場已經處于虧損狀態。”葉樹生說,“相比之下,我們牧場和乳企之間目前還是遵循協議收購,狀況會好一些。”
葉樹生說,在市場價格波動劇烈的情況下,乳品企業和牧場應該更多地合作,使市場價格更加穩定,其實也有利于終端的消費者。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