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居高不下,一些貯存時間短、易變質食品的保質期顯得尤為重要。近日,有市民反映,一些糕點店生產的糕點外包裝上沒有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另外,存放的糕點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存在一定的隱患——
市民反映:
才買的面包不久就變味
才買一天的面包,竟然就變味了。昨日,家住東興區大千路127號的范雨林向記者反映,自己在家附近的一糕點店買的面包,本來打算第二天給兒子當早餐,結果晚點時,發現面包已經出現“怪味”。“是不是買到了傳說中的‘早產’面包,還是面包也會餿?”范雨林很納悶。
連日來,持續高溫讓一些保質期短的食品面臨著考驗。而一些糕點店里的蛋糕卻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一些工作人員對此也是含糊其辭,只說是新鮮的,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記者走訪:
不少糕點無生日和遮擋
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蛋糕店發現,做好的糕點基本上都屬于散賣的情況,在購買時,銷售人員只是用塑料袋裝好了稱重,沒有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對于這些糕點的成分配料等信息更是無從得知。就此現象,記者問及銷售人員時,對方回應,由于這些食品都是當天制作的,所以沒必要再寫生產日期,并一再強調“放心,絕對是新鮮的”。
除了產品信息上的缺失,不少糕點店里的散裝食品處于“裸賣”狀態,也加大了安全衛生上的風險。
連日來,記者在市中區交通路、公園街、東興區平安路等地段看到,一些糕點店里生產的糕點用大盤裝著,有的上面沒有任何防護罩等遮蓋物,只在糕點上方設置了一根旋轉的帶子用來驅蚊。
在中央路的一家糕點店,現場制作好的糕點就堆放在盤內,來來往往的車輛揚起的灰塵,以及前來購買的顧客隨手可以觸碰到這些糕點。
業內人士:
選購散裝食品要注意
散裝糕點如此售賣,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市民在選購時又該注意些什么?
據了解,衛生部早在2004年就頒布并實施了《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散裝食品容器上應注明該產品的名稱、配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信息、保存條件等生產信息。
東興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胡濤告訴記者,按照《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和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裝食品都必須有遮蓋物,確保食品不會被消費者直接觸及。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生物技術系食品加工專業教師李一豐表示,雖然人手觸碰不會直接令食品變質,但人身上攜帶的病菌和微生物卻可能影響食品衛生:“夏季本身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高發期,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機會很多。”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等。
因此,為了健康,市民購買散裝糕點的時候應選擇在具有有效《食品衛生許可證》的地方購買。注意查看食品標簽是否清晰,食品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等內容;注意觀察散裝糕點的色澤、形狀、質地有無變質、腐爛現象;不選或慎選裸露外賣的食品,防止二次污染。(記者 丁潔)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