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也有保質期,通常為半年或者一年,也有幾個月或者兩年的,要視大米的加工環境、方式及包裝方式、包裝袋質量等因素而定。但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仍然有不少消費者,包括一些商家,并沒有留意大米的保質期。記者昨天獲悉,周莊鎮一家超市正是因為疏忽大意,接連被消費者舉報投訴,并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近段時間,江陰工商局周莊分局一連接到6起關于大米包裝袋上未標示生產日期、保質期及相關營養成分的標簽而導致的投訴案件。
消費者投訴稱,在一家超市購買的大米過了保質期,請求工商部門進行調查,并要求超市退還購物款,還要根據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進行賠償。
接到投訴以后,工商部門立即介入調查。找到了被投訴的周莊鎮這家超市的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疑惑,以前從來沒有注意到普通的大米包裝袋上還需要標簽標示的情況。
“作為家庭日常需求的大米,普通消費者和一些副食銷售超市平時很少對包裝袋上的標簽進行查看,只是簡單從色澤和口感上進行判斷,并不知道《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包裝有嚴格的規范。”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針對此類情況,根據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商家除了要按規定對消費者進行1—10倍的賠償外,作為工商部門,我們還要依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根據大米包裝無標簽標示、無生產日期和超保質期的情況,對商家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
據了解,周莊鎮范圍內外包裝存在問題的大米,基本是從蘇北或附近的一些大米小型加工點購進的,這些加工點生產規模小管理不正規。而且,有些超市的散裝大米消費者也無法查到保質期,超市工作人員將大米倒入散裝區后,就將包裝拿走了。
為此,工商部門提醒商家要從正規加工生產廠家進貨,以免因包裝缺少相關標簽而遭到消費者投訴和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消費者在購買大米時也應注意查看大米的外包裝情況,以防買到過期大米,一旦發現請保管好購買小票并及時向工商部門舉報。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