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布萊恩·多赫迪撰文指出,進入8月份之后,市場對于農產品市場跌勢是否過頭存在諸多疑問,而這個問題只能靠時間來回答。
考慮到作物優良率高企,產區天氣形勢相對有利于作物生長以及成熟,短期內很難指望資金大舉入市做多。但是正所謂物極必反,市場總是在多頭最絕望的時候構筑底部。問題在于現在是否到了連死多都看空的時候?多赫迪認為還沒有。
雖然說每次價格大跌之后,總會吸引一些最終用戶和投機資金入市抄底,但俗話說,谷物產量沒有最大,只有更大(在豐產的年份里,市場對產量的預測值只會越調越高)。至少現在市場人氣依然看空。當然,對后市過度悲觀也不足取,畢竟時間剛剛進入8月份,這個月的天氣對作物單產影響最大。而且美國玉米和大豆種植帶北部地區的作物長勢落后,只有秋季天氣良好,才能避免作物受到霜凍的損害。
總體而言,需要做好價格進一步下跌的準備,因為目前的情況更有利于價格下跌而非上漲。在農產品處于下跌趨勢時,不要逆勢而為總想著抄到大底,最多持觀望態度即可。玉米和小麥市場連個像樣的反彈行情也組織不起來,已經很說明問題。現在農場主們都在忙著為秋季豐收的糧食騰出倉儲空間,這很可能給價格帶來壓力,至少會封殺價格的反彈空間。
就周二(8月12日)將要出臺的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而言,多赫迪認為投資者應當做好報告可能出臺一些意想不到數據的心理準備。下面分別就玉米,小麥以及大豆來提供一些投資策略。先來談玉米。從農戶的角度來看,最不希望看到的當然是利空的意外,因此建議可以買入近期的9月玉米看跌期權,8月22日到期,這一期權是基于cbot的12月玉米期約。或者可以考慮買入看跌期權,同時賣出看漲期權。其他策略報買入12月玉米的看跌期權,或者在報告出臺前提前在12月玉米建立空頭部位。
就小麥而言,趨勢依然是向下。美國中西部北半部的小麥單產依然很高。多赫迪建議在8月份供需報告出臺前,農場主應當以防御性策略為主,可以考慮買入看空期權或者拋售小麥現貨。小麥和玉米大豆不同的地方在于,小麥價格更多受到世界供需面的左右,而現在世界小麥供應方面沒有什么可以擔憂的因素,因此美國農業部有可能會調高全球小麥產量預估值。
就大豆而言,也應當考慮采取防守型策略,當然,大豆的走勢可能更加猴性。一方面,市場預期今年大豆產量將創下新高,2014/15年度的期末庫存將超過4億蒲式耳,這意味著11月大豆還會進一步下跌。但是另一方面,今年美國陳豆供應青黃不接,越是靠近大豆收獲,陳豆供應越是緊張,越是難買到。8月份是大豆單產形成的關鍵階段,所謂天有不測風云,萬一天公不作美,大豆很容易快速上漲。因此,買入新豆合約的看跌期權是更好的策略。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