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市開展的一次性筷子專項聯合整治中,市質監局執法人員經過摸底排查,發現了涉嫌加工生產“問題筷子”的黑作坊。昨日,市質監局聯合工商、公安等部門查處了位于良慶區光明街西二巷9號旁一個涉嫌加工生產“問題筷子”的小作坊,共查獲一次性筷子自動包裝機2臺、封口機2臺、包裝紙箱80件、包裝膜及包裝袋12件以及發霉的一次性筷子成品5件。目前,質監執法人員已對查獲的物品進行封存扣押。
黑作坊生產環境令人作嘔
當日上午,當市質監局執法人員來到光明街二巷9號旁的這個小作坊時,原來在小作坊內聊天的兩名男子二話不說立即離開現場,消失在小巷中。
該作坊面積不大,床鋪、煤氣罐、灶臺、衛生間、一次性筷子加工的各種設備樣樣俱全。小作坊內,地面上堆放有回收來的飼料袋、米袋,已經發霉的一次性筷子成品和各種雜物堆放在一起,距離不到2米就是用幾塊木板搭起來的臨時衛生間。在自動包裝機旁,地面上隨意堆放著一次性筷子加工生產所需的包裝膜、包裝袋及包裝紙箱,緊挨著包裝紙箱的就是一堆落灰的電纜線以及電焊機。
“問題筷子”問題多
質監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八達”是該作坊加工生產的一次性筷子外包裝上標注的品牌,明明是在良慶區加工生產的,卻標注廠址為“融水縣紅水鄉”,廠家是“融水恒順竹制品廠”。工商執法人員隨即掃描該包裝袋上的二維碼信息,顯示的卻是“浙江武義延益刀業有限公司”。經工商執法人員證實,該加工作坊并未取得任何相關營業執照,涉嫌冒用他人廠名廠址。
同時,經金象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證實,在光明街二巷9號旁搭蓋的這個小作坊屬于違章建筑。早在該作坊搭建時,街道辦就下了整改通知書,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勸阻無果。兩個月前該作坊開始在晚上進行加工生產,白天大門緊閉。
“問題筷子”銷往全區
在現場,質監執法人員還查獲了兩本送貨單。送貨單上記錄的日期顯示,這個黑作坊加工生產的“問題筷子”從2013年7月起就開始銷往全區各地,每張送貨單上記錄的金額均在千元以上。大新、浦北、北海、平果、天峨等地均有該作坊的熟客,南寧本地也有“南國花園”和“白沙柳州螺螄粉”的送貨記錄。僅8月11日一天,就有120多件“問題筷子”發往大新、扶綏和北海,金額過萬元。
來源:南寧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