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價格頗高,但“綠色蔬菜”越來越受市民歡迎。不過,記者走訪發現,部分“綠色”蔬菜價格較普通蔬菜高出數倍,包裝上卻難見“綠色食品”標志,而這個標識是市民辨別是否是“綠色蔬菜”的最便利的方法。另外,“綠色蔬菜”也并非如市民所想,并非所有的都是無化肥、農藥使用,部分其實是可以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的生產資料的。
為了“少”吃農藥買“貴”菜
但“綠色蔬菜”并非全不用農藥
近幾年,一些大型超市往往會對部分包裝精美的蔬菜單獨劃片。當然,隨著身份的嬌貴,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在超市高檔蔬菜區,不時有促銷員叫賣著。
“既然買,肯定是因為覺得這些菜比那些普通菜要更好一些。”正在超市“精品蔬菜”區買菜的王女士說,之所以會花更多的錢買包裝精美的“綠色蔬菜”,最直接的原因是“聽說這些蔬菜不使用化肥、農藥,吃著味道也更好一些。”王女士說,家里人比較少吃不多,“孫子跟著一起住,吃點兒少農藥的菜,貴一點也能接受。”
有這樣想法的不止王女士一人,而他們挑選“綠色蔬菜”也多是因為覺得這種蔬菜幾乎不用化肥、農藥。
不過,記者從東營市農業局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檢測站了解到,綠色蔬菜也并非普通意義理解的無化肥、農藥使用,對于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于環境和健康的物質。另外,對市民來說,a級與aa級最明顯的區別是在綠色食品標志中字體顏色的不同。
“綠色蔬菜不都應該是不用農藥化肥的嗎?”正在往籃子里放一盒青椒的王女士說,她每次都會仔細看一下日期等信息,“沒留意過什么綠色食品標志,更不用提上邊的字體和顏色啥的了。”
同等價格“綠色蔬菜”
咋一個有標志一個卻沒有
12日,記者在東城膠州路、運河路走訪多家大型超市發現,僅有一家大型超市內的一個品牌的“綠色蔬菜”貼有綠色食品標志,而其他部分雖然也被銷售人員稱為“綠色蔬菜”,但并沒有標志,或者僅僅是在條形碼上打印上了“綠色”。
在東三路某大型超市,當記者詢問是否有綠色蔬菜在售時,被工作人員帶到單獨一個柜臺前,并被告知相連兩個柜臺上的均為綠色蔬菜。但這兩種品牌的蔬菜中,只有一種有綠色食品標志,而且標志與標準字體為白色,底色為綠色,防偽標簽底色也是綠色,標志編號以單數結尾。也就是說,這是可以施用部分農藥、化肥的a級綠色食品。
此外,記者注意到,這兩個來自壽光的不同品牌的蔬菜均以百克計價,各種蔬菜每斤均價在8至10元,相當于同等普通蔬菜的五倍以上。
“總覺得既然貴就一定有貴的理由,種植、生長環境肯定也優越,用的農藥什么的比較少或者不用農藥。不過是不是綠色蔬菜,這個還真不會辨別。”同樣在超市買菜的李女士說。
東營市農業局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檢測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靠價格辨別是否是“綠色蔬菜”,其實并不是那么靠譜,對于普通市民來說,綠色食品標志是唯一便利的辨別方式,“不過也存在部分達到生產綠色食品的企業不貼標志的情況,這樣市民就很難直觀辨別了。”
另據了解,綠色蔬菜的認證期限只有三年,并不會一成不變,三年期限過后需要續展,才能繼續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相關鏈接
買綠色食品要“五看”
一看級標
我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將綠色食品定為a級和aa級兩個標準。a級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而aa級則禁止使用。a級和aa級同屬綠色食品,除這兩個級別的標識外,其他均為冒牌貨。
二看標志
綠色食品的標志和標袋上印有“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字樣。
三看顏色
標志上標準字體的顏色,a級綠色食品的標志與標準字體為白色,底色為綠色,防偽標簽底色也是綠色,標志編號以單數結尾;aa級使用的綠色標志與標準字體為綠色,底色為白色,防偽標簽底色為藍色,標志編號的結尾是雙數。
四看防偽
綠色食品都有防偽標志,在熒光下能顯現該產品的標準文號和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負責人的簽名。
五看標簽
綠色食品的標簽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
來源:黃三角早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