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大豆進入集中供應季節,美國新作大豆春播面積也有增加預期,市場供給壓力凸顯,價格短期的反彈難改下跌趨勢。
3月中旬以來,cbot大豆指數呈現出“六連跌”,跌幅為4.22%。國內市場由于收儲政策支撐,表現稍好,連豆一指數跌幅在1.59%。筆者認為,3—5月份,全球大豆供給壓力凸顯,大連豆價將逐步回落。
全球大豆產量維持歷史高位
據3月份usda月度供需報告,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估為2.68億噸,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全球大豆供應過剩713萬噸,在2004年至今的九年中處于第五位。全球大豆期末庫存為6021萬噸,雖然略低于近三年的均值6172萬噸,但是高于2004年以來的均值5555萬噸。全球大豆庫存消費比為16.73%,是繼2008年的14.28%和2011年的15.9%之后的第三低位。
因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將創下歷史新高,而且結轉庫存也處于高位,雖然產銷剩余情況和庫存消費比處于近年來中位和低位水平,不過全球市場的壓力已經從去年6—9月份的供給憂慮中得到釋放,且供需正朝著寬松的方向演變。
南美大豆進入集中供應期
據usda最新報告,2012/2013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835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150萬噸,兩國總產量將創下歷史新高1.35億噸。2—4月份巴西大豆的上市,會不斷增加市場供給量。而阿根廷大豆由于生長周期較巴西晚2—4周,產量仍受到當前天氣的影響。
3月上旬的降雨部分緩解了市場對于前期干旱的憂慮,下旬市場又將目光轉向霜凍天氣對作物產量的影響上。雖然阿根廷大豆產量仍存變數,但綜合來看,南美兩國總產量仍有創歷史新高的趨勢,阿根廷大豆產量的減少被巴西大豆豐產預期所抵消。
目前巴西大豆豐產帶來的港口運輸壓力,只是延緩了大豆貿易的節奏,造成市場價格的短期上漲效應,而貨源的充足是打壓價格的長期因素。
新作美豆春播面積預期增加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