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安溪縣五峰山生態茶園看到:青翠欲滴的茶園內,一個個噴頭整齊有序分布其中,工作人員輕擰開關,頓時,數百個噴灌頭一齊噴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整片茶園籠罩在蒙蒙煙雨中。這一切,得益于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
五峰山生態茶園位于安溪城廂鎮古山村,2008年以來,在市、縣兩級投入的基礎上,該茶場也先后投入20多萬元進行山地水利工程建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以前,茶園灌溉一般采用漫灌、澆灌等傳統方式,靠天吃飯,一遇到旱季,往往損失慘重。”該茶園負責人謝佳生說,“采用高效節水灌溉后,大大節省了勞動力。以前需要十幾個工日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幾個小時就完成了。”
據了解,除能夠有效解決茶園用水問題外,微噴灌系統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給水量調節茶葉的生長期和成熟期,避免同一片茶園的茶葉同時成熟,大大緩解了采摘期和制作期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讓茶葉的種植、制作更能實現精耕細作,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
水乃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對于全國著名的產茶大縣安溪來說,水更顯得彌足珍貴。“水之于茶,毫不亞于血液之于人體的作用。”安溪縣茶果局茶葉技術推廣站站長楊文儷介紹,烏龍茶屬多年生喜濕常綠灌木,水分直接影響到茶樹生長和茶葉品質。
據介紹,許多茶園基本上采用人工澆灌的方式,而澆灌是一種勞動強度最大的給水方式,效率低下,一遇到旱災,茶農往往束手無策。茶園灌溉只能聽天由命,灌溉難成為茶農增收致富的攔路虎。如何有效地利用水資源,使茶園灌溉實現最優化已迫在眉睫。
“根據測算,采用高效節水灌溉,一般情況下,每畝茶園每年可增收毛茶15公斤,增值近3000元,遇到干旱季節,效益更加明顯。”五峰山生態茶園負責人謝佳生告訴記者。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