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有想到,在我的手里也能種出這么多以前看起來是稀罕物的蔬菜,而且一家人還靠種蔬菜走上了致富路。”昌都縣日通鄉溫達村村民阿旺澤丁打理著自家承包的4座溫室大棚,日子十分寬裕。近年來,西藏昌都地區在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業的同時,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現代化管理手段的農牧業項目已經在昌都生根發芽,形成了群眾收益明顯的“三江特色”。
作為西藏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之一,昌都地區近年來在氣候適宜地區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在解決居民吃菜難問題的同時,農牧業特色產業發展和產業化項目建設也得到大力推進。據昌都縣蔬菜辦主任李山峰介紹,僅去年,昌都地區就投資8000余萬元在昌都縣修建蔬菜基地,新建高效日光溫室620座,現在昌都縣的高效日光溫室大棚總量超過2000座,是10年前的20倍。預計,今年昌都縣僅日光溫室大棚種植面積就達到2000畝,蔬菜總產值可突破1.33億元。
從2005年至今,昌都地區按照“穩定糧食生產、繼續調整結構、加快增加農牧民收入”的發展思路,積極實施“抓兩頭、帶中間”和“優勢區域、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戰略,有效推進了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據昌都地區農發辦提供數據顯示,從2005年伊始,昌都農牧業特色產業項目主要實施了類烏齊縣、昌都縣、丁青縣牦牛育肥基地建設等特色產業項目近百個,完成國家投資近3億余元。
隨著財政資金對農牧業特色產業投入的逐年加大,從2006年開始,昌都地區每年用于特色產業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達到了1000萬元。
在政策引導、投資拉動下,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近年來迅猛增長,有效增加了農牧民群眾的現金收入。特色農牧業正成為農牧民增收的新亮點。“2012年我地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62元,并在今年提出了增長14%的目標。”昌都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許成倉表示。記者從昌都地區統計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昌都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2463元(其中現金收入1652元)完成年度計劃的42.3%,同比增長18%。牧民收入繼續程良性增長勢頭。
來源:西藏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