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一些無良經營者會以各種名目,頻繁組織老年人參加免費的招待會。近日,省市消協部門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務必遠離此類活動,避免上當受騙。
警惕感恩答謝會坑老年人
歲末年初,一些無良經營者往往以“感恩答謝”“回饋老客戶”的名義,通過頻繁組織老年人參加免費的招待會、懇談會、健康講座、專家義診、免費旅游、贈送禮品等會銷活動,誘騙老年消費者購買質次價高甚至是“三無”保健品,有的甚至打著“無效退貨”或“交付訂金就可終身免費享用”的幌子,騙取老人錢款后即逃之夭夭。“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請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消費者務必遠離此類感恩答謝等會銷活動,避免上當受騙。
保護人身財產安全和個人隱私
春節期間無論旅游出行、購物還是餐飲消費,應注意保護好人身財產安全。特別提示大家參與冰雪項目時,要選擇正規商家和安全的活動場所,關注防護安全裝置情況,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賽道,做好防護保暖準備,適當購買保險,保留好憑證。
自駕或租車旅游應約定并檢查好車型車況,安排好路線,做好冰雪情況的應對,確保人身財物安全。境外租車要事先掌握當地的駕駛規定和駕駛習慣,了解所租車輛的車況、保險等情況,應當在出行之前做好準備。
選擇正規商超購買年貨
消費者購買年貨,應到正規商場超市選購,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線上購物要到正規電商平臺,合理行使“七日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購買商品做到貨比三家,價比三家,不輕信商家的宣傳噱頭和低價誘惑,促銷商品詳細了解促銷原因和促銷規則,防止商家不予退換。做到理性消費,綠色消費,減少奢侈消費。防止商家非正常砍單行為,保留好訂單、聊天記錄或截屏等相關證據。
年夜飯預訂時要簽訂協議
在預訂年夜飯時,消費者最好與商家簽訂詳細的書面協議,確定飯菜質量和服務標準,注明好飯菜質量、價位及相關事項。由于春節期間商家臨時加價、加收服務費等問題頻發,部分餐廳甚至規定限時就餐和分輪次就餐。消費者在預訂時需要了解清楚收費項目和時間,同時索要發票,留存憑據。牢記酒后不開車,開車不沾酒。
春節旅游嚴防低價陷阱
春節出游的消費者,有條件的可以考慮錯峰旅游的方式。如果參團旅游,消費者春節選擇跟團游時要選擇合法、資質齊全的旅行社參團,自覺抵制“不合理低價游”,出行前要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并仔細閱讀合同條款,明確旅游行程、交通、食宿、違約責任等,并妥善保存旅游合同、行程單、門票、發票等。
自行旅游要事先做好準備功課,預訂好酒店、餐飲、交通工具,選擇民宿、自助的方式要事先與房主做好入住的具體內容和細節的約定。如果消費者選擇通過平臺購買旅游產品,一定要確認好平臺應盡的義務,保留好訂單、聊天記錄或截屏,防止因平臺推卸責任的“甩鍋”而蒙受損失。
家政服務要選擇規范企業
春節前夕,是家政服務“旺季”,消費者選擇家政服務時,一要選擇正規家政服務企業,并簽署正規勞務服務協議書,對履行期限、服務內容、服務費用和節日期間的特定時間段的費用等事項要明確約定。二要注意查看上門服務家政人員健康證、工作證等證件。三要督促家政公司和家政人員對照服務約定,特別是節前節后的服務時間提供家政服務,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服務糾紛。
預付式消費要留神
春節期間,正是各類商家促銷爆棚的時候,消費者選擇美容美發、健身、洗車、社會學習、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預付式消費方式時,應全面考察企業信譽和經營狀況,重點關注其他消費者的點評,對卷款跑路問題頻出的行業企業應當提高警惕。理性消費、按需充值,切勿盲從,勿輕信超低折扣宣傳,以免遭遇無良商家卷款跑路。(記者 王磊 實習生 楊怡婷)
來源:春城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