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朱嘉明報道:日前,記者從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的全省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現場推進會上獲悉,江西對食品小作坊規范化建設實行獎補政策,將在三年內完成1000家小作坊的規范化建設,鼓勵創建食品小作坊示范單位。
江西省有近萬家的食品小作坊,一頭連著數以萬計家庭的就業生計,一頭連著全省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自2017年5月1日江西省“四小”條例實施后,江西的食品小作坊開始進入了法治化、規范化的管理。今年江西發布實施《江西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三年提升計劃》,把食品小作坊三年提升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深入開展整治,主動指導幫扶,小作坊生產經營的面貌發生了較大的改觀,在實施脫貧攻堅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小微經濟發展等重大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全省食品小作坊沒有發生重大或有影響的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小作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其存在客觀上對方便城鄉居民生活、促進社會就業創業、傳承區域民俗文化、做強做大食品產業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食品小作坊總體上存在“多、小、散、亂、差”的問題,安全風險隱患多,監管難度大。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解決小作坊的食品安全問題,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江西將加快推進全省食品小作坊三年提升計劃,清理整治一批、規范發展一批、轉型升級一批,同時加強指導,為小作坊業主提供優質的服務,把小作坊升級改造、集約發展、品質提升、品牌創建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等緊密結合起來,在服務中加強監管,讓小作坊告別“小散低、臟亂差”,朝著“小而精、特而美”方向發展。
該負責人表示,江西還將加強監管,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我們實行了食品安全群防群治策略,對無證生產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嚴厲查處,端掉“黑作坊”、搗毀“黑窩點”,及時取締季節性生產、隱蔽性強的地下作坊。”
記者了解到,依托各類園區、特色小鎮等,江西將因地制宜建設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引導食品小作坊向園區集聚,在集中加工區實行統一管理,推進食品小作坊的提檔升級。據悉,為鼓勵創建食品小作坊示范單位,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列支專項資金,對食品小作坊規范化建設實行獎補政策,將在三年內完成1000家小作坊的規范化建設。上述負責人表示,江西將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嚴防、嚴管、嚴控發生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風險,積極幫扶和鼓勵小作坊盡快完善生產條件,把“一地一品”的小作坊轉化為區域性產業優勢。通過推進小作坊食品品牌建設,提高地方特色小作坊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充分挖掘江西美食文化價值,讓消費者“吃得上美食、記得住鄉愁”。
來源:中國江西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