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預包裝食品”是指商家賣的那些有固定包裝且體積和重量都固定化的食品,不包括“現做現吃”的餐飲類,以及沒有固定包裝的食品。
“預包裝食品標簽”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為了規范食品標簽,幫助消費者更好地選購食品,我國發布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
對于超市中琳瑯滿目的預包裝食品,只要細看其標簽,就能做個聰明的選購人。
看食品類別
食品名稱必須是國家許可的規范名稱,能反映出食品的本質。如果食品名稱是企業自己“創新”的,就要用同樣的顏色和字體,在旁邊標注規范的名稱。例如你看到某產品的名稱叫“××果飲”,那么該產品屬于果汁還是飲料呢?如果它的“產品類別”寫著“果汁”,那就是說,除了水果中榨出的汁,完全沒有加水;如果是“果汁飲料”,那就是說,它是在大量水里加了少量果汁,再加糖和其他食品添加劑調制成的飲料。
總之,無論產品名字起得如何花哨,吸引眼球,只要細看食品類別,就能明白真相。
看配料表
按法規要求,產品中加入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加入量最小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例如前面那瓶“××果飲”,里面到底加了什么呢?如果配料表的第一位是“純凈水”,第二位是“蘋果汁”,就說明這個產品中加得最多的是水。配料表中你不認識的配料越多,說明它距離天然狀態越遠。飲料產品上通常會注明“原果汁含量≥10%”或者“牛奶含量≥30%”等字樣,這就是在告訴你,其中有多大比例是來自天然原料,其他部分是用水、糖、食品添加劑等調配而成的。
看食品添加劑
按國家標準,食品中所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劑都必須注明在配料表中,按法規要求,食品添加劑不能簡單用“色素”“甜味劑”等模糊的名稱,而必須注明其具體名稱。
至于哪些食品添加劑可以用,能用在什么食品中,最大添加量是多少,都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有明確規定。消費者不必因為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劑而感到恐懼。
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存條件
保質期是指可以保證產品出廠時具備的應有品質,在此期限內,產品完全適于銷售。過期食品品質有所下降,但很可能仍然可以安全食用;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則表示過了這個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在保質期內,應當選擇距離生產日期最近的產品。雖然沒有過期意味著食物仍具有安全性和正??诟?,但畢竟隨著時間的延長,其中的營養成分會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同時,食品標簽上還會注明產品的貯存條件,如“-18℃冷凍”“0-6℃冷藏”“儲存于避光、陰涼、干燥處”等。
看認證標志和產地信息
很多食品的包裝上有各種質量認證標志,比如qs標志、iso認證標志、有機食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食品標志、原產地標志等。
其中,iso認證標志表明企業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管理能力較強,有利于預防生產事故和不合格產品的出現,但與營養價值沒有關系。有機、綠色和無公害標志,代表著產品的品質符合相關標準,雖在農獸藥殘留方面控制可能更為嚴格,但不代表產品營養價值更高。原產地標志代表產品出自某個產地,能達到這個產地所出產的知名農產品的應有品質水準。
其他可以關注的標簽信息
食品標簽上還有產品的執行標準號、食用說明、產品的產地、食物過敏原信息、生產商和經銷商的地址和聯系方式等信息。
產地不同,環境質量就可能不同,食品的安全性和產品品質可能受到影響。例如產自潮濕炎熱地區的花生和產自寒冷干燥地區的花生相比,前者黃曲霉毒素含量往往較高。執行標準號不同,產品的品質特性也有很大差別。
產品的食用說明、食物過敏原屬于非強制標注項目,但也值得細看。對少數過敏患者來說,如誤食含有過敏成分的食品,可能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本期解讀專家: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