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年以來,豬肉價格的波動一直是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為了保障大家的餐桌上不缺肉,從今年8月到現在,全國已經有25個省份出臺了支持生豬復產保供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國生豬產能恢復得怎么樣呢?22日上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可以說是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隨著我國各地密集出臺了支持生豬恢復生產的各項政策,效果開始逐漸顯現,22日的發布會釋放了我國生豬產能止降回升的積極信號,10月份的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了0.6%,這是自去年四月份以來首次出現增長。與此同時,規模豬場生豬存欄也已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 楊振海:10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5%;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4.7%。全國生豬存欄降幅進一步收窄,生豬生產恢復面不斷擴大。當前全國生豬產能下滑已基本見底,年底前存欄有望止降回升。
楊振海表示,生豬生產恢復還需要一個過程,力爭明年底生豬存欄基本恢復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專家認為,未來生豬產能的恢復主要來自于規模化養殖機構的產能增長。
農業農村部數據還顯示,11月全國生豬價格整體下降,那么目前市場上的豬肉價格走勢如何?未來還有繼續下降的空間嗎?跟隨記者一起到各地的菜市場去逛一逛。
市場方面,受進口凍豬肉和國內商品凍豬肉存量充裕等多重因素影響,豬肉價格前期漲勢受到明顯抑制。
北京豬肉商戶 黃永芳:前腿10月份賣25(元一斤),現在21(元一斤),后腿(10月份賣)28(元一斤),現在是24(元一斤)。
陜西西安豬肉商戶:拿前腿舉個例子,最貴的時候三斤肉就在接近90(元),這兩天的話三斤肉才不到70塊錢。
浙江嘉興豬肉商戶 李啟祥:目前為止(批發價)降了有5塊多一點點,那我們這個零售價也降了5塊錢一斤。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出臺,毛豬產能穩步恢復,豬肉價格不會出現10月份那樣的快速上漲局面。但由于毛豬的供應能力仍然不足,同時又面臨元旦春節的需求高峰,所以肉價繼續下降的空間依然有限。
在遼寧省北鎮市一家大型豬場,所有進場人員、車輛都要經過多重消毒才能進入,受此前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豬場共撲殺26000頭豬,直接經濟損失6000萬元,隨后還經歷了40多天的疫區封鎖。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今年6月25日,豬場正式恢復生產。
遼寧省北鎮市某豬場負責人 叢培原:我們從復產到現在,沒有檢測(出)任何的非洲豬瘟病毒,然后我們這是一萬頭的母豬場,現在已經有六千頭的可繁母豬,還有五千頭的后備豬,大概到明年的二月份全部滿產,每月能產出兩萬頭仔豬,接近兩萬頭的育肥豬上市。
大型豬場復養成功,極大提振了當地養殖戶的信心。在遼寧黑山縣,去年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有三成左右養殖戶選擇了退出,眼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之豬價可觀,大家的信心又回來了。
遼寧省黑山縣生豬養殖戶 曹永明:九月末行情是最好的,養豬最好的行情,所以信心更足了。
遼寧省某飼料企業負責人 劉士平:今年下半年和上半年相比吧,飼料(銷量)增長30%以上。
銷量增長的不僅是飼料,現在市場上的仔豬也成為熱門貨。
遼寧省黑山縣恩新養豬合作社負責人 趙恩新:20斤(仔豬賣)1500塊錢,跟往年相比高了五六倍,現在供不應求,也都(需要)提前預訂,已經預訂到倆月以后了。
來源:央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