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月相似,歲歲餅不同。今年中秋前夕,人造肉月餅、私人訂制月餅大行其道,銷售異?;鸨S浾咦咴L多家大型商超發現,像以往夸張的“金箔月餅”已經看不到了,簡約包裝回歸主流。而月餅券黃牛黨也直言,今年月餅券火爆程度不如往年,大牌月餅券賣價可低至3—5折。“今年月餅大戰尤為激烈。”業內人士表示。
所謂人造肉月餅網上熱銷
“人造肉月餅上架幾分鐘就售罄了。”近日,這一消息引發網絡熱議。昨日,記者在某品牌淘寶店鋪瀏覽,卻并未找到這一商品。咨詢客服得知,人造肉月餅在9月5日首次上線售賣,1000份很快售罄,9月9日再次開售,也迅速銷量過千筆。根據商品詳情,記者看到,這份月餅禮盒售價168元,包含8枚月餅,產品配料包括小麥粉、蛋白素肉等。
有已經購買的買家曬圖并評價稱,口感與真肉已經很接近了,肉質偏軟,像是攪拌機打碎的肉。
另一款人造肉月餅6枚88元,9月6日預售,10日正式發售。截至昨晚7時,已售出765筆訂單,不過并不支持所有地區用戶購買,湖北就不在首批配送城市之列。記者注意到,這款號稱人造肉的月餅,真正的品名其實是“植物蛋白肉月餅”,配料包括豌豆分離蛋白等。
在人造肉月餅的宣傳中,商家多打出比爾蓋茨、萊昂納多等首富、明星愛吃的口號:“中國現在也有啦,你愿意做第一批嘗鮮的潮人嗎?”“以目前的技術、整體的配方來看,還不是真正的‘人造肉’,只是類似豌豆蛋白的產品,現在國內人造肉產品還沒有正式面市,噱頭多于實際。”一位食品行業分析師表示,由于人造肉有發展前景,這種前瞻性的食品會受到追捧。但是受消費理念、技術和成本等因素制約,中國的人造肉市場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這兩年還將處于科普階段。
私人訂制、文創元素引領新潮
除了人造肉月餅,今年私人訂制月餅也很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洪山區白沙洲一家手工烘焙工作室負責人告訴記者,8月初就開始接受中秋月餅的預訂,目前每天要生產100盒以上的訂制月餅。“一盒6—8枚,這段時間明顯感覺人手不夠,明年要加人了。”與普通超市售賣的月餅相比,手工月餅既有傳統的蓮蓉、豆沙餡,也有現下流行的抹茶、流心以及小龍蝦餡,餡料可以根據顧客要求訂制。
而在武昌徐東一家烘焙體驗店,“月餅diy”活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體驗。工作人員介紹,來店顧客以80、90后為主,親子或閨蜜結伴來體驗的比較多。今年,店鋪共推出了廣式月餅、冰皮月餅、桃山皮月餅三款供顧客選擇。確定好制作類別后,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現場一對一指導,確保每位顧客都能制作出自己滿意的月餅。
不僅是線下,記者在淘寶搜索訂制月餅發現,故宮、敦煌博物館等文創月餅,售價在20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銷量持續走俏。這類月餅重點在禮盒包裝上,包含眾多文創元素。有買家表示,盒子太好看,都舍不得拆。
此外,不少年輕人還喜歡買模具自己制作月餅,在淘寶輸入“訂制月餅模具”等關鍵字后,搜索到上千個相關賣家。記者注意到,這類商家不僅提供訂制款月餅模具,還提供刻字服務和包裝,不少商品月銷量過萬筆。
簡約包裝禮盒已成主流
也因只想買來嘗嘗應景的消費者眾多,江城各大超市里,散裝月餅持續走俏。
“月餅上架已經半個多月了,銷量還可以。”昨日,在家樂福二七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散裝月餅賣得最好,蛋黃、椰蓉、紅豆等口味,尤其受中老年消費者歡迎。
記者注意到,武漢多家超市的月餅銷售專區已搭建完成,并擺滿了各種類型的月餅,幾乎所有品牌均有散裝月餅推出,不時有市民詢問選購。散裝月餅售價從3.5元/個到20元/個不等,有的品牌更是推出迷你包裝1元/個,也有的品牌論斤賣。禮盒裝月餅價格從幾十元到四五百元不等。
月餅的包裝也去繁就簡。“今年簡約包裝更受歡迎。”武商量販岳家嘴店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一些大品牌都開始走簡約路線,整體來看,過度奢侈包裝非常少見。“以往還有金箔月餅、貴重禮品組合的禮盒,甚至還有放皮帶的,今年這里都沒有了。”
據介紹,現在用心一點的包裝多是體現傳統文化,如和繪畫結合,既簡約又有文化底蘊,因此整體價格也降了下來。
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月餅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今年大部分月餅禮盒的價格將集中在60-150元之間,中等價位的產品仍是市場主打。在產品包裝上,預計今年月餅包裝的風格以弘揚傳統中秋文化、簡約環保為主。在包裝形式上還是以盒裝為主,簡裝和散裝產品預計會占兩到三成市場份額。
月餅券三至五折銷售遇冷
相較于月餅,線上賣月餅券的店鋪就少多了。隨著中秋臨近,月餅券開始打折促銷,哈根達斯旗艦店顯示,旗下12款月餅券產品,有11款是從9月5日起6.6折出售。元祖月餅電子提貨券是9月3日起滿300減30元。
月餅券,又稱“紙月餅”,是中秋月餅的代金券,由各品牌月餅廠家獨立發行,持券可以在限定時間內在該券指定的所有換領地點換領相應的月餅,可以稱月餅券為月餅市場的“流通貨幣”。
每年中秋前后,買賣月餅券的黃牛是市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在走訪過程中,有黃牛直言,這幾年倒賣月餅券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在漢口江漢路步行街,一位黃牛告訴記者:“早幾年這里一天有二三十個人在這賣票,現在就這么幾個人了。”上周大牌月餅券出售價還在票面價的7折左右,這兩天不少品牌的券5折就能出了,“吃月餅的人越來越少了,很多人買散裝的意思一下就夠了”。
為何月餅券遇冷?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大多市民表示,自己吃月餅買散裝的嘗個鮮就行了,月餅券多是禮盒裝,“除非送人,不然不會考慮買券。”還有市民表示,如今人們越來越追求健康飲食,大部分月餅熱量較高,導致買月餅的人越來越少,或者買的份數越來越少,“過節嘗嘗月餅應個景是可以的,多的話還是不要了”。
來源:楚天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