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豬肉漲價”一直是老百姓口中躲不開的話題,在a股上市的養豬企業溫氏股份(300498)等企業的業績自然也是隨著豬肉價格的走高而一路飄紅,但隨著8月份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的陸續披露,更令投資者感到眼前一亮的卻是不是早有預料的豬肉概念公司,而是“異軍突起”的肉雞養殖類企業。
縱觀a股上市企業中的肉雞養殖類公司,最早公布業績的益生股份(002458)在2019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14.46億元,同比增長188.07%,凈利潤達9.03億元,同比增長2688.67%,民和股份(002234)上半年凈利潤更是暴漲46倍之多,即使是處于雞肉行業下游企業的仙壇股份,其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也增長了353.19%。可以說,上半年肉雞養殖類公司賺得是盆滿缽滿。那么,致使這些養雞公司中報秀出“雞”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整個肉雞養殖產業鏈中誰又是最大的受益者?雞肉的價格到底要“飛”多久?
雞肉行業上市公司業績暴增,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長久以來,肉雞養殖行業一直有“白羽肉雞看山東,山東肉雞看煙臺”的說法。記者從煙臺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18年煙臺市出欄肉雞達2.86億只,雞肉產量達到57.21萬噸,占到肉類總產量的52.8%,肉雞產業已成為煙臺市第一大畜牧產業。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煙臺肉雞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國肉雞類上市企業共4家,煙臺就擁有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壇股份3家公司。其中,益生股份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祖代肉種雞養殖企業,民和股份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父母代肉種雞養殖企業。可以說,煙臺肉雞已經成為煙臺市農業領域的一張名片。帶著以上疑問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前往煙臺實地走訪調查。
在煙臺市牟平區的仙壇股份所在地,山東仙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秘冷胡秋告訴記者,一般來講,每年的8、9、10月份是雞肉的消費旺期,雞肉價格相對較高,但今年的價格超過往年同期水平,同比去年高出20%—30%左右。從時間上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雞肉價格開始上漲。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今年的雞肉價格比以往都要高呢?冷胡秋稱,雞肉價格的上漲只是雞苗價格上漲的傳導效應,雞肉產品相比雞苗價格來說,漲幅還是比較小的。就公司模式而言,仙壇股份采取的是“公司+基地+農場”的合作養殖模式,將雞苗給到養雞專業戶,等到雞出欄后進行回收,再加工成雞肉產品,因此,雞肉價格的上漲對于公司而言雖然會帶動業績增長,但影響不像其他銷售雞苗類的公司那么大。但即便如此,在前不久剛剛公布的2019半年報中,仙壇股份的凈利潤也是超過300%,頗為亮眼。
那么,像仙壇股份所說,在這種回收養殖的模式下,養殖戶的收益又如何呢?記者找到了一家以此種方式進行養殖的養雞專業戶,負責人劉先生告訴記者,在這種模式下,自己的收益跟行情并無太大關系,公司提前簽收購價格,除特殊情況外,可以說是旱澇保收。據劉先生介紹,自己現在的養雞場共養殖了8萬只雞左右,按照一只雞40天左右出欄,一批雞的毛利在40萬左右,一年能養6批雞,除去成本,今年大概能夠獲利100多萬。劉先生表示,雞肉行情的波動對于社會養殖戶和肉雞養殖企業來說受益應該是最大的。
雞肉漲價,源在雞苗?
為了驗證這一說法,記者來到了位于煙臺市福山區的益生股份總部一探究竟。益生股份處于整個養雞產業鏈的最上游,作為中國最大的祖代種雞養殖企業,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其上半年凈利潤達9.03億元,同比增長2688.67%。益生股份董秘林杰告訴記者,公司業績的大幅提升除了近年來的擴大產能外,最主要原因還是由于肉雞價格上漲因素。據林杰介紹,今年上半年雞苗價格在7元左右,公司上半年銷售量在1.6億只,這為營收就貢獻了11億元。
就在記者采訪的當天,雞苗的價格仍在上漲,當天報價為8.6元,而平時,比如像2016年這樣的好年份,這一價格也就維持在3元左右。那么,致使雞苗價格一路走高的原因是什么呢?林杰稱,這是由于供給端的短缺造成的。
據了解,最近幾年,國內的祖代種雞的進口量一直低于70萬套,在2013年,祖代引種量在154萬套,達到史上最高值,從2014年開始這一數值開始下降。據林杰介紹,這一數值下降的原因有兩點,一是2013年整個禽類行業處于深度虧損狀態,主要是受“速成雞”和“禽流感”影響。在2014年由國內主要祖代企業為主導,成立了“白羽肉雞聯盟”,根據前三年的引種量確定降低引種數量,從而使得整個行業的引種數量有所下降。此外,在2015年,美國、法國作為世界最主要的兩大引種國相繼發生了禽流感疫情,隨后兩國封關,引種量急劇下降到75萬套左右,并且一直持續到現在。而低引種的結果就是低存欄,父母代的存欄相對來說處于低位,而父母代所產的商品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雞苗量滿足不了需求,雞苗價格自然持續上行。對此,從事養雞行業22年的宋永也有同樣的感觸,他表示從1997年從業到現在,雞苗價格超過6、7塊錢的時候只有一年,并且只持續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超過8元的時候就跟沒有出現過了。據宋永介紹,在2017年,他出售的雞的價格在一塊錢左右,在低于成本不到1塊錢的水平上持續了半年左右。
隨后,記者來到了位于煙臺市桃村的海陽鴻牧種雞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主要從事雞苗孵化,以售賣孵化蛋雞、毛雞等禽類為主的種雞場。當記者說明來意,想要了解今年肉雞、雞苗價格情況時,從事養雞行業20多年的葛言春表現的格外激動,“今年雞苗的價格不是一般的好,是相當的好,可以說是歷史最高峰!”他告訴記者,今年雞苗價格普遍偏高,并且是兩三倍的增長。回顧養雞歷程,葛言春告訴記者,雞苗價格最低的時候只有一毛多點,而從今年年初開始,雞苗價格從兩三毛錢一路上漲,7月底更是從七八毛錢漲到現在的2.5元左右,價格翻了四番,可是說是百年不遇。葛言春經營的養雞場目前存欄量在10萬只左右,每天可孵化1—2萬只雞,按照今年的價格,葛言春的收益也是成倍的上漲。但同時,葛言春稱,養殖業是個風險很高的行業,比如像遇到2013年禽流感那樣的年頭時,虧的也是實打實的肉疼。而對于影響肉雞價格的原因,葛言春認為也跟今年雞的整體存欄量減少不無關系。
對于雞肉價格的上漲,林杰稱,具體在時間上看,漲價是自去年三季度開始,此次漲價幅度在歷史上從未有過。究其原因,林杰表示問題出在需求端。由于非洲豬瘟影響,雞肉對豬肉的替代效應在逐步顯現。再加上雞肉作為一種白肉,其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的屬性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其需求量不斷增加,市場是供不應求,雞肉價格自然上漲。
肉雞漲價,雞蛋、雞飼料也跟著“瘋狂”
隨著雞肉價格的增長,雞蛋及雞飼料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山東大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豬飼料、禽類飼料類企業,其主要盈利模式是將飼料提供給養雞專業戶,然后收購雞蛋獲取差價利潤,公司自有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據該公司家禽部經理曲振峰介紹,合作社目前的存欄量在80萬只左右,但整體趨勢一直在下降。受去年8月的非洲豬瘟影響,生豬價格過高,必然影響毛雞價格,再加上目前雞的整體結構存在不合理,產蛋少后備多。但毛雞價格在沖高后,即使后備再多,蛋雞400天后也到了該淘汰的時候,所以淘汰對雞的存欄量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在這個月底。
蛋雞少了,雞蛋自然減產。公司總經理那子龍稱,在年初,他們就預計到蛋雞的養殖量和產蛋量達不到需求,價格上漲在預料之中,但只是預計到雞蛋收購價格會超過5元/斤,而現在已經達到5.3元/斤左右。據那子龍介紹稱,一般情況下,雞蛋的零售價格會在其收購價的基礎上加價0.5—0.6元左右出售,所以目前雞蛋的價格普遍在6元/斤左右。但不管雞蛋價格長成什么樣,對于企業的利潤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甚至企業的利潤比還有所降低。而對于蛋農來說,雞蛋漲價他們卻是實實在在的賺錢。那子龍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養1萬只蛋雞,如果目前的價格能夠持續一年的話,蛋農一年能夠盈利80萬左右。
此外,逐利心理對于養雞戶的心理影響不能忽視。
由于雞肉價格的瘋狂漲,目前蛋雞的淘雞價格已經達到7塊錢左右,這在蛋雞養殖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據了解,一只雞苗從孵化場出來到真正產蛋的,其成本就到了28—30元左右,但現在一只淘雞的售價已經超過了這個成本,養殖戶看到這中間巨大的差價,索性就放棄讓雞產蛋,賣掉淘雞以換取差價獲利。那子龍認為,如果以這種方式循環下去,則意味著下一步將會由于淘雞的供給加大造成滯銷,從而促使養殖戶不得不留下淘雞繼續產蛋,雞蛋價格就會有所下降。對于雞蛋價格未來走勢,那子龍表示,預計在中秋節后會有所回落,但整體回落幅度不會很大。而對于接下來肉雞價格的趨勢,林杰認為還要取決于非洲豬瘟的影響時間,最終還是要看豬肉價格漲多久。
據悉,對于近期豬肉價格持續維持高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8月29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回應稱,商務部將密切跟蹤市場動態,會同相關部門適時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和牛羊肉,增加肉類市場供應。同時,指導產銷區建立穩定的購銷協作關系,促進區域間產銷銜接,暢通肉類供應渠道。此外,將按照市場化的原則,繼續鼓勵擴大豬肉進口。通過綜合施策,確保國內肉類市場供應穩定。(大眾網·海報新聞 作者: 沈童 辛振東)
來源:大眾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