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小伙王先生特別喜歡生吃海鮮。近期連續吃了一個多月的生海鮮,沒想到身體出現了不適,低燒、渾身肌肉酸痛、不愛吃東西,到醫院檢查轉氨酶1800多,被診斷為甲肝。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主任醫師王巖提示,近期我省開海后大量海鮮上市,建議市民為了健康食用海鮮要煮熟煮透。
丹東的王先生發病前的一個月左右,連續生食貝類、蝦爬子等海鮮,為甲肝病毒的入侵創造了條件。像王先生一樣,很多人都喜歡生食海鮮,尤其是一些海邊的居民,蜆子、牡蠣都是直接開蓋生吃,實際上這樣生吃海鮮,很容易感染甲肝。很多海鮮看起來很鮮活、干凈,但其生長的環境究竟如何難以確定。有一些海鮮,尤其是貝殼類海鮮排泄腺跟消化腺是連在一起的,吃進去的污染物如果清理不干凈,就會藏匿各種各樣的病毒、細菌。如果在沒有完全煮熟的情況下食用,就會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甲肝發病初期常有乏力、厭食、惡心、嘔吐等癥狀,隨后出現黃疸、小便深黃、大便灰白、肝脾腫大、體溫升高,甲肝病人還可出現腹瀉、肌肉疼痛、咽炎等癥狀。
王巖介紹,病毒性肝炎分甲乙丙丁戊五型,其中乙肝、丙肝和丁肝可以慢性化,而甲肝和戊肝主要是糞口途徑的傳播。甲肝一般不容易慢性化,治好了以后終身免疫。甲肝正規治療后,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甲肝有兩個極端,一種就是經過積極的治療臨床治愈,將來也不容易轉為慢性;但是極個別也有發展成爆發性的肝衰竭。不過甲肝死亡率很低,早期經過積極治療一般愈后都很好。
甲肝的預防,首先對一些自身易攜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螄、貝殼、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產品,食用時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絕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飲食習慣。對于愛吃海鮮的人,應當特別注意這點;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要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吃剩的食物要儲存在冰箱中,再次食用前應充分加熱;不要到衛生設施不全的小型餐館或路邊流動攤販處就餐;出現體溫升高并伴有乏力、厭食、惡心、嘔吐、黃疸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腸道門診就診,以便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接種甲肝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預防方法。
來源:遼沈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