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熱門劇因為臺詞涉及蜂膠含激素引發了中國蜂產品協會蜂膠專業委員會發聲。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得知,我國蜂膠行業良莠不齊,“三無產品”乃至樹膠冒充蜂膠者不在少數。
一方面,該委員會發聲明強調我國蜂膠不含激素,另一方面,目前暫無更多官方聲音“蓋章”此次爭議。而根據尚普咨詢發布的《2014—2017年中國蜂膠產品市場調研報告》顯示:作為世界上蜂膠生產量最多、出口量最大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中國蜂膠的基礎研究和開發應用研究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記者了解得知,我國蜂膠行業良莠不齊,不少“三無產品”“雜牌產品”打著野生蜂膠、天然蜂膠旗號售賣,這使得蜂產品屢屢成為我國食品質量不合格的“重災區”。有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甚至市面上曾出現以樹膠冒充蜂膠的現象,一些廠商敢于大膽做假就是因為原料加工成蜂膠保健品后,目前鑒別方法較難把樹膠和蜂膠區別開來,鑒定真偽門檻高,普通消費者根本難以識別和維權。
為什么會這樣?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產業端、政策端和消費端分別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果行業追逐暴利,而監管部門沒有采取強有力的監督和處罰,再加上普通消費者自身難以鑒別產品好壞,這些都會導致產品暢銷的同時卻時不時出現質量問題。”其認為。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