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對雙匯集團的吸收合并歷時半年,然而過程中未注入雙匯物流。雙匯發展一系列舉措的背后,有何打算?
近日,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雙匯發展)對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雙匯集團)的吸收合并歷時半年,終于有了結果。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有條件同意雙匯發展的合并申請后,7月14日,雙匯發展公布了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吸收合并過程中未注入雙匯物流投資有限公司。對此現象,雙匯發展對深交所最新回復公告顯示,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符合雙匯發展聚焦主業的目標;二是符合雙匯物流自身的發展戰略。
雙匯發展此舉是否真正為了聚焦主業不得而知。不過,中國商報記者查閱資料獲悉,雙匯物流是雙匯集團中凈利率最低的子公司。數據顯示,海櫻公司2017-2018年的凈利率分別為10.63%、9.39%,意科公司同期凈利率分別為24.99%、24.72%,軟件公司同期凈利率分別為15%、14.32%,財務公司同期凈利率分別為52.52%、50.71%。但雙匯物流近兩年的凈利率只有4.35%、4.25%。
更引人注意的是,自2017年開始,雙匯發展便陷入了營收下滑的通道。數據顯示,2017年雙匯發展實現營收504.47億元,同比下滑2.7%,凈利潤43.19億元,同比下滑1.95%。2018年雙匯發展實現營收487.67億元,同比下滑3.3%。2019年第一季度,雙匯發展實現營收119.6億元,同比下滑0.28%。
針對雙匯發展營收下滑的現象,快消行業專家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雙匯發展業績下滑一方面是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金鑼等競爭對手搶占了很大的市場份額。
此外,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雙匯發展這幾年一直在發展低溫肉制品業務,但并不景氣。實際上,雙匯發展的產品結構中,低毛利率的生鮮凍品占比較大,而高毛利率的低溫肉制品占比較小。數據顯示,雙匯發展2018年的營收中低溫肉制品收入占比17.46%,毛利率為28.08%,而生鮮凍品收入占比59.3%,但毛利率僅為9.95%。
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低溫肉制品業務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很多肉制品企業都在布局,實際上,金鑼和雨潤的增長主要來源于低溫產品。而雙匯發展作為肉制品行業龍頭企業卻沒有釋放品牌和規模的各項利好,這主要是企業自身的問題。
另外朱丹蓬認為,高層的頻繁變動便是上述觀點很好的說明。近幾年,雙匯發展出現了多次高層變動。2016-2017年,雙匯發展就有四位副總裁離職。接著,2017年12月雙匯發展發布公告表示,總裁游牧職務調整為副總裁,且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職務,同時聘任馬相杰為公司總裁。而今年2月,雙匯發展再次發布公告表示,根據公司管理需要,調整杜俊甫的副總裁職務,聘任賀建民、賽俊選、焦永麗、周霄為公司副總裁。
雙匯發展一系列舉措的背后,能否改變其營收下滑的局面?
實際上,吸收合并雙匯集團對雙匯發展的業績有何影響尚且不好評判,但可以確定的是,吸收合并雙匯集團后,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會提高。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雙匯集團整體資產負債率為12.79%,剔除雙匯發展后的資產負債率為80.94%,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由37.36%上升到40.06%。對于雙匯發展業績下滑原因和吸收合并雙匯集團的相關事宜,中國商報記者致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并沒有收到對方的任何回復。
回顧此次事件。據介紹,雙匯發展對雙匯集團的吸收合并歷時半年,并收到了深交所的多次問詢函。資料顯示,今年1月,雙匯發展發布公告,擬通過向控股股東雙匯集團的唯一股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對雙匯集團吸收合并,深交所于1月30日發布問詢函。3月16日,雙匯發展發布吸收合并的具體草案,幾天后深交所再發問詢函。直到今年7月,雙匯發展在公告中稱,公司吸收合并雙匯集團暨關聯交易事項獲證監會有條件通過,但仍收到深交所對雙匯發展在此吸收合并過程中剝離雙匯物流的問詢函。
資料顯示,本次重組真正注入上市公司的增量實業資產只有漯河雙匯海櫻調味料食品有限公司、漯河雙匯意科生物環保有限公司、漯河雙匯計算機軟件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雙匯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而本屬于雙匯集團旗下的雙匯物流,則在雙匯發展發布公告的20天前被母公司剝離,不在此次吸收合并的資產之列。
來源:中國商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