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果大面積漲價,很多人大呼“吃不起水果”。“水果自由”的話題,在近日舉行的廣東省首屆科普講解大賽上,也受到一些選手的關注,深圳大學客座教授、農學博士張業光就在現場揭示無土栽培技術的奧秘。他認為,因為果樹生長周期長,無土栽培技術在水果種植的應用上相比蔬菜還比較慢,“如果在新疆等荒漠地帶,無土栽培顯現出來的優勢就比較強。”
無土栽培技術
可提高農作物產量3~5倍
俗話說“萬物土中生”,沒有土壤能栽培植物嗎?據張業光介紹,無土栽培,顧名思義是一種不用天然土壤來栽培植物的方法。植物根系脫離了土壤,在人造更優良的環境中生存,生長所需的營養和水分完全依靠人為供給來滿足。在完全沒有土壤的荒漠,如石油生產基地、航天基地、海島、邊防哨卡、大型運輸艦船、太空工作站等地方都可以進行植物的種植生產,解決新鮮蔬菜供應問題。精準配方營養液(直接吸收的離子狀態)使吸收利用率達到90%以上,節省水資源、省肥、省工,無需耕地耙田、松土除草、澆水、施肥等高強度勞動操作。
張業光從1992年開始,在深圳市農業企業從事無土栽培和工廠農業技術研究開發,屬于我國早期植物無土栽培的杰出專家。科普比賽現場,張業光展示了植物營養液配制的關鍵技術以及配制程序,“如果營養液搭配得科學合理,無土栽培技術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3~5倍、甚至十倍以上,而且質量好、風味佳。”
無土栽培剛出現時
種出來的蔬菜不好吃
無土栽培這么好,為什么沒有大面積推廣?張業光介紹稱,無土栽培剛出現時大家都感覺很新鮮,很多農家樂生產時都用無土栽培,但不少人做無土栽培還是照搬普通種植的方法觀念。比如葉菜類的營養配方需要速效氮,但是量把握不好加多了就容易出現生理堿性,堿性高會影響麟、鐵、鈣的吸收,“導致很多無土栽培技術種出來的蔬菜不好吃”。
張業光認為無土栽培技術在科學普及、技術體量和人才培養三個方面要加大力度。無土栽培技術在我國起步比較遲,科學普及推廣力度還不夠,無土栽培設施的產業化沒有形成,建造和使用成本較高。其次,無土栽培是一個生物高科技,技術發展還不夠成熟。而且該栽培措施技術含量高,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做,但是掌握無土栽培技術的人才本身相對欠缺。
今年水果價格上漲
受供求關系和天氣影響
張業光介紹,我國是水果生產大國,產量世界第一,同時又是水果消費大國,水果消費量為世界之最。“之所以今年水果價格普遍上漲,主要是受到供求關系和連續降雨天氣影響。”張業光認為,前幾年因為部分水果利潤高,于是果農大規模擴種那些水果,導致前兩年出現水果局部過剩。通過氣調貯存的水果,如蘋果、梨子、柑橘等因過剩導致虧損。“果賤傷農”降低果農生產積極性,去年的水果貯存量因此降低了。另一方面,南方連續強降雨天氣影響西瓜、甜瓜等大宗應時瓜果的產量,加上南方荔枝恰逢“小年”,產量變少,由此抬高了水果價格。
無土栽培技術,可以增大水果產量、降低價格,進而解決水果貴的問題嗎?“無土栽培技術在水果種植應用上還比較慢”,張業光表示,無土栽培技術目前已經應用在草莓、西瓜、甜瓜的種植上,但果樹生長周期長,相比瓜果蔬菜優勢較弱。如果在新疆等荒漠地帶,無土栽培顯現出來的優勢就比較強。“今年水果價格上漲的現象反映出我國農業的諸多問題。首先行業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對供求預測需要做得更深入細致。農民種植技術培訓也需要進一步加強,不能只生產常規大路貨水果,要出精品,走出國門,創立品牌。此外,產品質量安全至關重要,要從農業科技的基礎研究抓起。”
來源:南方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