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食物中毒的易發季節,也是加強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嚴防嚴控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防范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的關鍵時期。
對此,本報多路記者就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控,走訪了福建、陜西、寧夏等地,報道校園食品安全監管的有效經驗。】
福建:“小白”全程把脈校園食安
近日,福建省晉江市食安辦牽頭組織晉江市教育局、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晉江市公安局、晉江市城市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組成的檢查組聯合對學校食堂、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等展開檢查。此次檢查督察行動以晉江市8個高考點為檢查督察對象。
此次檢查包括對食堂的原材料采購、供貨來源、索票索證、食物烹飪加工、食堂三防四隔離、清洗消毒衛生條件、廚房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以及備餐、供餐過程、留樣記錄等方面進行檢查;對校園周邊經營戶“食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及從業人員健康證辦理情況進行嚴查。
本次檢查督察行動中一個突出的亮點是,快檢車“小白”全程“陪護”把脈。質量計量檢測所人員現場抽樣檢測雞蛋、大米、西紅柿、食用油、香菇、豆皮、豬肉等143批次樣品,檢測項目分別為農殘、新鮮度、二氧化硫、酸價、過氧化值、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鹽酸克倫特羅等,檢測結果均合格。
晉江市食安辦主任柯永順要求,各學校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加大對學生餐廳、食堂操作間和食堂從業人員的管理;各學校要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的要求,認真對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本次檢查出的問題,進一步開展自查整改工作;各學校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定期培訓制度,加強食品從業人員崗位培訓,切實提供從業人員食品安全責任意識,規范從業人員操作行為,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陜西:“明廚亮灶”讓食安看得見
近日,記者從陜西省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上獲悉,今年陜西省將重點推動校園食堂和供餐單位“明廚亮灶”工程,讓食品安全看得見。
“明廚亮灶”是指餐飲服務提供者通過采用透視明(檔透明玻璃窗或玻璃幕墻)、視頻顯示、隔斷矮墻、開放式廚房或設置窗口等多種形式,對餐飲食品加工過程進行公示,將餐飲服務關鍵部位與環節置于社會監督之下。自2015年起,陜西省及西安市推動“明廚亮灶”工作深入開展。截至2018年底,西安市共有39598戶餐飲單位實現了“明廚亮灶”,占全市餐飲服務單位總數的80.5%,大型以上餐館、學校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四類重點單位實現了全覆蓋。
此外,今年陜西省還將提請調整省食安委成員單位,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推動食品安全協同治理;開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年、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肉制品生產規范提升、小作坊綜合治理四項行動,狠抓重點品種監管;開展生產企業體系檢查,推進追溯體系建設;提高食品抽檢數量和覆蓋面,加大核查處置、飛行檢查和專項整治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確保實現年底前各部門雙隨機抽查全流程整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
寧夏:簽訂首單校園食品安全責任險
近日,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大風車幼兒園與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嘴山中心支公司簽訂了寧夏首份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首份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簽訂,標志著寧夏食品安全管理正式步入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序列。
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參加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石嘴山市食安辦在全市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積極向食品安全風險較高的領域和企業宣傳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引導相關單位自愿參保。
據了解,該份保單年保費為794元,幼兒園如發生食品安全事故,保險公司將給予每次事故及累計賠償限額200萬元,每次事故每人賠償限額50萬元,每次事故每人醫療費用限額10萬元,每次事故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理費用限額10萬元的賠償。
“花錢不多,但心里特別踏實。”幼兒園副園長田愛梅告訴記者,“校園食品安全責任尤其重大,平時一直嚴格按照市場監管局的要求認真抓好落實,不敢有一絲松懈。市場監管局組織宣傳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時,當天就覺得很合適,回來和校領導商量后,第二天就買了這個保險,沒想到還當了個寧夏第一。”作者: 王京臣 張宏沛 鄭志強 吳雪琴 張和琛 黃建文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