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又至,“舌尖上的安全”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僅今年以來,瓶裝水、餅干、檳榔、花生醬等多種食品頻頻傳出有“致癌”風險,其中不乏無印良品這樣的知名品牌。
無印良品“致癌”風波再起
無印良品日文中的意思為“沒有商標的優質物品”,然而近日的“致癌”風波無疑狠狠打臉了這一品牌形象。
無印良品運營公司2月22日宣布,去年7月4號起到今年2月21日之間銷售的兩款“天然水”、一款“碳酸水”中檢測出致癌物溴酸鹽超標,決定采取下架和召回措施。
據媒體報道,無印良品客服表示,這款“碳酸水”曾在中國大陸售賣過,目前已經“全店全部撤柜”。另據無印良品中國總部方面的回應,以上兩款規格的“天然水”在中國大陸從未銷售過,而“碳酸水”目前并未在中國大陸銷售。
公開資料顯示,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水質準則》為溴酸鹽所訂的標準為每公升含百萬分之零點零一。若大量攝入溴酸鹽可能會出現腸道癥狀,包括惡心、嘔吐和腹痛,嚴重者可能影響腎臟和神經系統。
為什么瓶裝水中會含有溴酸鹽?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云無心撰文指出,臭氧殺菌是瓶裝水中主流的殺菌方式,臭氧會把溴元素氧化為溴酸鹽。水中的溴酸鹽含量跟水質和殺菌工藝密切相關,通常是在每升幾到幾十微克的范圍。一旦產生,就很難去除。
溴酸鹽與癌癥又有何關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致癌物清單,溴酸鹽被定為2b級致癌物。不過也不必見“癌”色變,所謂2b致癌物指的是:對人可能致癌,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并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人們常吃的“紅肉”(即豬牛羊肉)致癌等級是2a類,而加工紅肉制品(比如臘肉香腸之類)是1類致癌物,等級都比溴酸鹽更高。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發布的公告也指出,雖然有證據顯示溴酸鹽可能令動物患癌,但仍未有足夠資料確認它會令人類患癌。當然無論危害程度如何,攝入溴酸鹽畢竟對人的健康有害無益,對檢測超標產品下架召回、促進企業整改,都是食安監管必須做到的。
51種餅干被檢出含致癌物
今年以來,瓶裝水召回事件已經不是無印良品第一次與“致癌物”關聯在一起。
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檢測報告稱,其于2018年8月至10月從香港多地購買了58款餅干類食品,其中51款發現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其中無印良品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干同時含有這兩種致癌物,并在非預先包裝或獲豁免營養標簽的預先包裝樣本中含量最高。
1月18日晚,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發布情況說明稱,“無印良品榛子燕麥餅干”原產國馬來西亞,公司進口并在中國大陸進行了銷售,涉事產品“未添加任何違反中國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的食品原料以及食品添加劑”。
說明還稱,縮水甘油(別稱“環氧丙醇”)在油脂精煉過程中形成,目前國際上關于縮水甘油的限量值尚無參考規定。丙烯酰胺在煎、炸、烘烤等高溫加熱過程中容易產生,目前國際上僅歐盟對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進行限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檢出含量低于該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沸沸揚揚的“星巴克咖啡致癌風波”中所涉及的致癌物也是丙烯酰胺。事實上,丙烯酰胺在食品中很常見,任何高溫加工的淀粉類食品,如薯片、薯條、油條、油餅、餅干、面包、蛋糕等,多少都會含有丙烯酰胺,家里炒菜也會有。
動物試驗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不過,目前的研究尚未確認丙烯酰胺的攝入量、相關生化標志物水平與多種癌癥風險之間的關聯。國際衛生組織目前將丙烯酰胺和環氧丙醇均列入2a級致癌物:對人很可能致癌,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檳榔被指成口腔癌“元兇”
今年2月,一篇自媒體文章《千億“軟性毒品 ”檳榔,和正在上癮的6000萬中國人》一文刷屏朋友圈,作者痛陳“在世界所有食用檳榔的國家和地區,檳榔都已成為當地口腔癌的罪魁禍首”,讓“檳榔致癌論”再度回到公眾視野。
中國湖南、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區,多有咀嚼檳榔的習慣,有關這些地區口腔癌疾病發展的多項研究表明,經常咀嚼檳榔會明顯增加口腔黏膜病變的可能性,從而導致口腔癌的發病率增高。關于檳榔的致癌原因,有專家指出,檳榔含有豐富的生物堿,通過亞硝基化作用變成硝化衍生物,對細胞產生毒性作用。
201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和中國疾控中心曾調研湖南省群眾嚼檳榔和口腔癌的現狀,當時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病房內,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病史。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檳榔果認定為1類致癌物,與吸煙的致癌性同一等級。今年2月份,國家衛健委曾發布《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方案第二部分“具體行動”第三條提到:在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以長期咀嚼檳榔對口腔健康的危害為重點,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口腔健康檢查,促進牙周、口腔黏膜病變等疾病早診早治。
值得注意的是,檳榔企業近日還遭遇了廣告叫停。3月7日,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下發《關于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指出,所有企業即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此項工作必須在3月15日前全部完成。不過,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勛對媒體回應,叫停檳榔廣告宣傳并非像大家聯想的是出于檳榔致癌的考慮。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日前發布通告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飲料、保健食品、糧食加工品、蔬菜制品、罐頭、淀粉及淀粉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速凍食品、食糖、糖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11類食品2442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418批次、不合格樣品2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農獸藥殘留、重金屬、食品添加劑等指標。
涉及廣州的不合格樣品包括:廣州康誠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州市一惜地農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鮮土雞蛋,氧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廣東省廣州市增城新塘鎮新星市場蔬菜檔(蔬菜檔74號攤位)銷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等。
此外,部分電商在售的產品抽檢不合格。通告顯示,蘇寧易購圣家樂購專營店(經營者為山東圣家樂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蘇寧易購(網站)銷售的標稱山東圣家樂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委托江蘇省無錫市百思特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酸梅粉,糖精鈉(以糖精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天貓東北大藥房(經營者為遼寧省沈陽東北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在天貓(網站)銷售的標稱沈陽東新藥業有限公司委托遼寧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延更丹牌青松丸,經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檢驗發現,其中鉛(pb)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來源:中新經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