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內兩家知名訂餐平臺搶灘蘭州市場,五年時間蘭州市擁有入網經營者過萬戶。短短幾年時間,網絡訂餐這一新的餐飲服務方式逐漸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甚至變得不可或缺。從最早的監管難到逐步摸索形成了一套線上管、線下查,以網管網的監督機制,蘭州網絡訂餐安全逐年向好。在當天的熱線接聽環節,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在夯實原有監管基礎的同時將探索“后廚直播”新模式,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引導消費者參與到監管中,共同維護網絡訂餐安全。
入網餐飲經營者近萬戶證照公示率98%
就目前我市的餐飲業態而言,小型餐飲數量達到25700多家,占整個餐飲業態比率的95%左右。這其中入網餐飲經營者近萬戶。截至去年年底在我市備案公示美團、餓了么等11家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入網餐飲經營者9183戶,各平臺已建成配送點48個,外賣配送人員4680人,持有效健康證比例為99%。經過兩年多集中整治,我市網絡訂餐平臺證照公示率已經達到98%以上。為保障網絡訂餐食品安全,自2015年起,食藥部門每年對網絡訂餐平臺不少于兩次集中約談,簽訂《蘭州市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責任承諾書》。同時按“四個必須”(必須有許可和公示、必須有實體店、必須有管理制度、必須符合操作規范)的標準規范入網餐飲經營者,集中清理了群眾反映強烈、投訴舉報集中的網絡訂餐問題。
此外,為降低網絡訂餐“最后一公里”風險。原市食藥監局將全市48個食品配送站列入整治范圍,督促平臺規范配送站及配送人員管理。實現線上平臺、線下實體、食品配送三個環節的監管。
探索“后廚直播”新模式
“隨著網絡訂餐的發展和消費理念的轉變,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小型餐飲單位入網供餐。”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更好地保障市民舌尖安全,我們計劃引入‘后廚直播’模式。在入網餐飲單位的后廚加裝遠程攝像頭,通過實時數據上傳,將餐飲店后廚加工的過程反映在網絡訂餐平臺的點餐模塊當中。未來消費者通過網絡訂餐平臺點餐不僅可以看到商家的相關資質,更能看到現場加工環境。”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兩大訂餐平臺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后廚直播”模塊的招標、建設。通過此舉,發動消費者加入到網絡訂餐的監管當中,通過自己平常的點餐活動,發現問題,反饋給監管部門,形成社會共治的局面。
來源:蘭州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